做好配角


 持续两个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给2020年的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内疫情已然偃旗息鼓,重点转到了防范二次疫情和强势复工,而国外的疫情势头更让人倍感压力。
 
地产不应是头排
 
这十余年来,凯恩斯主义不受待见,多数经济学家在倡导自由市场经济。
 
但每每出现重大事件,全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采取刺激措施,以避免经济的大幅下滑,这次也不例外——下滑已经不可避免,能少下降些就非常好了。
 
在烈火烹油的年代里习惯了吃干花净的企业和个人,没有留下意外出现时应保有的资金和资源余量,当疫情来临时难免就会沉不住气——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面对如此书局面,政府是必须要管的。有分析称本轮的刺激会上十万亿元,对于稳就业、促民生是重要和必须的。
 
虽然如此,本轮的刺激绝对不会是大水漫灌式的,高科技企业、实体经济、新基建等都会是本轮的重点。在别的行业吃肉的情形下,房地产应该可以分到些汤喝——大规模的地产刺激既不现实也不应该,地产转型已经是必须的了,不应因此次的疫情而再成为寒号鸟。
 
房子不再是货币等价物
 
十余年前刚刚听郎咸平教授讲经济时,他就一再强调:房地产是唯一可能对冲通货膨胀的产品。大家都看到了,在2008年便于金融危机后实施的4万亿刺激政策下,房价是水涨船高,这些年没再听郎教授讲了。
 
还有人讲,中国经济的睛雨表是房地产,而不是股市,也有相当的道理——现实中也证明了,房地产蓬勃发展的年份,GDP增速就好看,否则就显得丑。
 
几轮之下,房地产不再是经济里的重头戏,应该习惯于做好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