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萋萋青草壮春色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吋令!"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一点不假,装点满园春色的,除了艳丽的百花,还有萋萋的青草。大自然里和春最相亲的是小草,小草是春天的使者,春天的象征。春天里,从远处看可能什么都没有,可走近看就大有不同了;草已经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緑緑的; “青草萋萋周复始 风露伴岁情润怀” !
其实,在湿润的泥沼里,草的根和种子早就潜心于构思了。草的横叶竖茎里悄悄地生长着对春天的诠释,春草尽情地写着绿色的文字,或句,或段,或篇,或章,写满田野,写满河边地头,写满山坡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脚。正如唐代诗人唐彦谦《春草》诗云:“天北天南绕地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而春草很任性,最善于写它的随笔散地。
春草作为春天的使者,在诗人笔下,处处展现着早春的生机和活力。“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对春草非常敏感,久病初愈的诗人见到池塘边的春草,使他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于是很自然地写出了这两句清新之句。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天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
唐代大诗人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以诗意满天的句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出了春草情致。小雨落下来,像细腻润滑的奶油一般,给人酥软、润滑的感觉。远远看,连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经满是蒙蒙绿色,但是走近了去看,却又好像没有了!在远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却消失了。现在真是春天最好的时光了,那种早春几近透明的绿,是浅浅的,淡淡的,朦朦胧胧的,足只可远观难以近察的;而这一点娇嫩撩人的初初萌动的春色,胜过了满城柳荫的晚春景色!
唐代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眼光也很独特,手法也更老道。他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中西子湖畔的早春别有情味。早莺争暖树做窝,新燕啄春泥筑巢,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活泼,富有生机活力。花逐渐开得繁盛了,纷纷扰扰的乱红之间,人眼开始变得迷离沉醉;花绽放的时候草跟着长,但是草还未深,踏马游春,萌生的小草刚刚没了马蹄。诗人面对这一派蓬勃的早春气象,不由得由衷地赞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诗人眼里,春草是多面的,春草既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离情别绪的载体。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怀念故人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南朝诗人江淹的《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李白是乐观飞扬的诗仙,在灞陵边送别的时候也会说: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冬去春来,莺飞草长。春满人间的时候,春风染绿了萋萋春草。西安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一条灞水,汉文帝陵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叫做灞陵。唐朝时的送别,人们出长安东门,都在这里分手。“上有无花之古木,下有伤心之春草”,抬头远观,花还没开上古木枝头,但地上的草已经缭乱,李白说这叫“伤心之春草”。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送别诗的独特之处在于从时间上将来年的春草表现出来,在当前想到未来,在送别当日就流露出归期难定、离思方深的感情。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以春草为反衬,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春草装扮的大自然是最美的,五彩缤纷,莺歌燕舞。田野上,树林忙着做插图,野花忙着绘彩画,蝴蝶和昆虫,在绿茵茵的春草间,挑选出一件又一件新鲜的时装,一展翅就打开一棵草的梦想;再一展翅,草就欢快地绿遍山川田野。春草漫延蔓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它的脚步。春风吹动,草欢乐地抖动着身子向人们微笑;春雨轻洒,草潇洒地把碧绿的毯子铺开让人们轻抚,只要哪里有春草,哪里就有绿色,哪里就有希望。而鸟在空中配着画外音,解说给匆忙的行云听。
宽广的原野是春草最舒服的家,田野里春草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文章可谓篇篇华美,章章锦绣,字字珠玑。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它从不嫉妒沉甸甸的谷穗,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它全部卷稿,春风一吹,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依然是一片勃勃生机。
春草朴素天真,淡漠都市的繁华,却甘愿将绿色不断献给大地,把大地装扮的异常美丽。它们珍惜每一寸土地,驱赶荒凉,征服贫瘠,以它绿色的大手笔扮靓荒地沙漠,为饥渴的旅人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春草虽然不起眼,却正如白居易所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而,我也欣赏小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更赞美小草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尽情地书写绿色的生命交响曲!
作者简介:
王先琳教授:公安部《警察实战训练研究》杂志主编、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专家、公安教材《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作者、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资深培训导师、策划师和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推广专家;著有《管理的学问》、《人生如歌》、《品绩力就是生产力》、《新闻之后闻》、《品绩教练模式》、《品绩产生奇迹》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