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四日(10):在大唐不夜城看花了眼
2019-5-2
2012年秋天到西安,来过大唐不夜城。
只记得一路的雕塑,展现的是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艺术,印象最深的是战车的威武,战马的俊朗,丽人的妖娆,文人的潇洒。那一次从头到尾走了一转,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轻扬。不过,那时展示的元素相对要单调一些,雕塑是灰黑的色调,感觉硬邦邦,冷冰冰的。
我们到不夜城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不过,既然是不夜城,就不算晚。
确实是大开眼界。不夜城还是那条将近两公里的步行街,展示大唐文化的雕塑群还巍然屹立着。整条街道灯光更闪亮,色彩更多样,展示更丰富。步行街的中间地带,有西安风景的设置,有歌唱的舞台,有展现历史文化的窗口,有现代技术的雕塑……两边店铺,经营小吃,零食,工艺品,还有茶吧,书店,冰激凌店;经营者大多身着艺术的夸张的服饰,还有不少洋人的面孔。经营土耳其冰激凌的那位小伙子总要跟小朋友逗着玩,我在短视频上看过他的表演。一位卖干果的中年男子,身着民族服装,下巴上的胡子扎成了花辫。
步行街上所有的呈现,既有艺术的色彩,还有科技的含量。之前不夜城只有雕塑,而且那雕塑色调单一,给人很硬的感觉。现在的步行街,成为历史之街,文化之街,艺术之街,科技之街。那雕塑在多元背景之下,七彩灯光之下,显出硬朗之外的另外一种美感。
逛了一天,本来已经很累了。进入步行街,被五花八门而新奇别致的展示所吸引,兴趣又被激发。同行的两位女士,也满血复活,兴高采烈。
我们从步行街中段往南走到开元广场,又返回到大雁塔南广场。一路兴趣盎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疲倦。
返回宾馆找车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一片游客太多,拥堵严重,出租和滴滴严重供应不足。用滴滴约车,显示得排队等一个小时以上。我们只能离开游人最密集的地段,步行到陕西师大附中附近找车。
返回途中跟司机聊了聊,才知道让游客赏心悦目的灯光和夜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司机说,西安市为发展旅游业,实施了亮光工程。路灯更密也更亮了,行道树上,街边建筑上,还密集挂起了彩灯。对于游客和行人来讲,只是短时间处在这种密集灯光之下,不会有不适感。对于客运司机来说,夜晚行车一直处在这种密集灯光之下,对眼睛伤害很大,严重的可能成为青光眼。
司机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刚才只顾着观望,拍照,眼睛不得闲。现在闲下来,就感觉有些酸涩,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