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蒙光柔软愿


 

三十三、蒙光柔软愿

【原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章旨】

智慧光明,普照十方。受此光照,习气消融。

【译文】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恒沙众生,蒙我光明,照触其身,即得身心柔软,超诸人天。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答曰:这里所说的“十方”,也不是物理虚空的“十方”,而是自性妙体的“十方”。自性妙体,圆明遍照,犹如日光,圆明遍照,是故自性妙体,假名十方。

目前的无量色相,尽在诸人的自性妙体中。耳畔的无量音声,尽在诸人的自性妙体中。八识的无量现相,尽在诸人的自性妙体中。自性妙体中的一尘一刹,一形一相,皆是自性中的一个世界。尘尘刹刹,形形色色,生生不息,无量无边,是名“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问:如何是“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

答曰:见一切相,着一切相,是名一切众生。闻一切声,着一切声,是名一切众生。乃至起一切念,着一切念,是名一切众生。见色闻声,起心动念,着相无量,是名众生无量。即一切相而着一切相,是名一切众生。即一切相而离一切相,是名诸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十方众生,“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蒙我光明,即是蒙自性光明。借着自性光明,借着般若智慧,便能化解一切自性习气,便能度脱一切自性众生。通过这种化解,通过这种度脱,自性众生便不再那么顽固,便不再那么刚强,这就是“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身心柔软,不是四大色身柔软,而是自性众生柔软。譬如,习气现前时,我们凛然一觉,觉破这个习气,化解这个习气。觉破了这个习气,化解了这个习气,便恢复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随顺众缘,本来无住无着。随顺众缘,无住无着,是名身心柔软。十方众生,借着自性光明,借着般若智慧,皆得“身心柔软,超过人天”。

问:如何是“超过人天”?

答曰:人界的众生,天界的众生,他们皆有执着,皆有累赘,皆是未得解脱的众生。

人界的众生,执着名利,顾及道德。执着名利,顾及道德,因此之故,名利与道德,则成了他们的累赘,则成了他们的业障。他们的累赘,他们的业障,使他们不得超然。

天界的众生,执着道德,执着善法。执着道德,执着善法,因此之故,道德与善法,则成了他们的累赘,则成了他们的业障。他们的累赘,他们的业障,使他们不得超然。

回归了自性的人,或曰往生了净土的人,他们已经到达了彼岸,他们已经融入了自性,因此之故,他们的境界是个“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他们的修为,已经超越了诸相,已经解脱了累赘。所以说,回归了自性的人,到达了彼岸的人,他们的“身心柔软,超过人天”。

佛光即是自性之光。自性之光即是佛光。离此自性外,更无别佛光。世人不知,以为佛光即是眼睛可见的物理之光。佛光若是眼睛可见的物理之光,那么,当年的释迦佛,二六时中,放大光明,当时的印度,乃至中国,乃至这个地球,岂不无了黑夜?

禅宗六祖惠能,三更悟道,大放光明,照彻十方。当时的黄梅山,乃至整个中国,乃至这个地球,岂不一时光明起来?可是,当时的六祖惠能却对五祖弘忍大师说,夜里黑,不见山中路,我走不出这大山。五祖弘忍大师告诉他,我送你出山。可见,佛光不是物理之光,而是心性之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我成佛时,自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自性众生,借着我的光明,借着般若智慧,皆得“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如是,则非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