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阅读本期益至讲坛的内容。我们欢迎工厂企业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
- 1 -
质量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所呈现的结果。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绝对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应该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懂得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企业质量人员一大堆,而且整天忙得要死,产品质量却一直未见提高的原因了。
- 2 -
品质管理首先看重收集标准:包括所使用每种材料、半成品组件、成品等。而标准的由来包括:
1、CNS、JIS、ASTM、BS、NAMA、GB等国家标准、客户、工会等均有。
2、以上标准如国家单位之标准并不是客户要求之限界范围。
3、无法检验之标准:由双方协调定出合理的标准或样品(如色差)。
品质管理到底需要哪些数据?其中包括:标准(CNS等)、客户要求(图纸、文件、样品等等)、相关法律规章、工厂制定的标准(进料、制造、成品、检试验、操作等标准)、制定程序及流程、统计日月报表、参考数据、客户调查、仪器、机器操作说明等。
品质管理的重点在品管工程有无执行,有无注意细节,就是怎么做可以防止不良再发生,但大多数企业都没做这一部分工作,有些工厂企业只依靠多数人从事品检,就认为将品质管理工作做好,这只是本末倒置,最终只会出现不断返工、重工的结果。
- 3 -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检验是在生产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缺陷已经产生,无法挽回了。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通过预防生产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预防是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成因,而不是后期的检查和改正错误。预防包含着思考、计划和分析过程,以预测错误会出现在哪里,然后采取行动以避免其产生。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认为,“培训、纪律、榜样和领导可以产生预防”。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持续地致力于营造以预防为导向的工作环境。
以电镀工厂为例,因为上游厂商要降低物料成本,在购买铜板材料时,就会因材料本身差异性、金属冶炼的清洁度等问题达不到标准,而混入杂质,产生后段工程电镀不良率偏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物料的源头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进料检验项目,以配合进料材质,调整生产条件,以达到生产良品的目标。
曾经的三鹿奶粉,就是因为对进料环节没有管控到位,而将一个全国三大企业搞垮。工厂企业如果存在不对进料源头进行管制、进料检验项目不完整、工厂生产管理松散等问题,就算进行再多的后段制程管理都只是无用工,是无法生产出被市场认可的优质产品。

- 4 -
质量是每道工序生产出来的,只有好好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水平。在精益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必须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这是对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则,也是首先必须保证的原则,是具体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
不制造不良品——这是每个现场生产人员首先必须保证的,只有不生产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不流出不良品——作为操作者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制定处置和防止再发生的对策。
不接受不良品——后工序人员一旦发现不良品,应立即在本工序实施停机,并通知上道工序。上工序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追查原因,采取对策,控制流出的不良品。
在日本的工厂中执行品质管理的人多数由生产技术部门人员负责,经过培训后执行品质管理工作,也就是当品管发现缺失,因为有技术,所以可以很快的进行改善。如何改善不良,下面是几个关键点:
1、部分不良出现:如加工方法不变,大部分是操作问题,有可能是本厂,也有可能是外厂发生疏忽等情况。
2、性能、特性、寿命不良:大部分都是由于设计问题而引起,也有可能是由于加工不理想等问题。
3、全部不良:大部分情况是由于材料问题、操作条件设定、模具有问题等情况而引起的。
4、加工品逐渐不良:工具寿命、操作速度等有问题。
5、个别人员生产出现不良:主要是由于人员培训不到位以及工装夹具设计问题而引起的。
6、部分刮伤:操作工装夹具设计问题、操作环境有问题、搬运过程出现问题等。
7、部分污损:操作环境有问题、人员操作有问题、搬运过程出现问题等。
8、加工品有时有问题:自动化设备零件老化、机器磨损等造成。
- 5 -
产品是由人制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制造出来的。因此,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如果在产品设计质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品合格率将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将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而工作由多个工作过程构成,每个过程又由多项工作活动和动作构成。
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的完成往往是由人的意识控制的,员工质量意识强、素质高,工作完成的质量就高。因此,产品质量最终是由员工素质决定的,检验只是事后保证,再严格的检验,也检验不出高质量的产品。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技艺熟练、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爱厂如家、品质的优秀工是制造优质产品的根本保证。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 6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别忘了转发朋友圈哦~
在广州地区的企业家朋友欢迎您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想参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询”就能找到我们了。
益至咨询网址:http://www.yizl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