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努力”,似乎只要努力,我们就能真的获得回报,过上想要的生活,但实际上,努力可能是你通向升职加薪之路最大的陷阱。
朋友圈的鸡汤文中,最高频的词除了“底线”、“教养”、“情商”之外,就算得上“努力”了。你也许就看过类似以下的题目:
《努力的人生,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为什么你还没有成功,原来是还不够努力》
从小到大,无论从工作还是个人生活,我们都被教导着,越努力越幸运,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功,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但大多数人付出了诸多努力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开始升职加薪,他们开始感到迷茫、困惑或者不甘,甚至有些怀疑人生。
“真的是我不够努力的原因吗?”
01
真正的聪明人,最懂得“不努力”
要说努力,可能谁也比不上实习生A。
我曾经招过两个实习生,来公司报到的第一天,我照例邮件扔了一份全英文文件给他们翻译。
实习生A非常认真努力,也很想把接到的第一份活做好,他收到邮件后立马回复收到,然后就一直坐在座位上翻译,效率非常高,一天下来已经翻译了三分之一,下班之后还留在公司主动加班加点,力求用最快速度高质量地翻译完。
实习生B收到邮件后,跑到我的座位边问:这是什么文件,翻译给谁看,是需要整理出大意还是逐字逐句翻译出来?
我逐一告诉她后,她在当天下班之前就整理出了一份言简意赅的报告发给我。
还有一次,我让两位实习生协助我举办一次线下活动,从活动流程到嘉宾人选,再到场地安排、活动后合影等,琐事非常多,实习生A和B帮着忙上忙下,活动最终圆满完成,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实习生B在给我发活动总结的时候,还附上了一个文稿:如何做此类线下活动的完整流程,说可以给下一任实习生学。
几年下来,实习生A转正后还在公司领着应届生的薪水埋头苦干,实习生B则连跳几级,早早地实现了“月薪5万”。
那么什么样的努力才是正确努力呢?
- 埋头做好手头上所有的工作算努力吗?
- 每天24小时泡在公司的工作狂算努力吗?
- 领导交代的任务都接下来做的人算努力吗?
表面上看来,实习生B虽然看起来没有实习生A努力,每天准时下班,但是目标导向,每次都先搞清楚公司到底需要什么,然后直击痛点,精准而有效。
对比之下,实习生A虽然在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班加点,做了更多的事,但是盲目努力更像是白忙活。
02
大多数人的职场努力
只不过是在“自降身价”
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只要避免盲目努力就对了,小李的亲身经历可以告诉你:并不。
2015年初,我加入了一家咨询公司。第一次开会,就听见小李被表扬了两次,于是对小李多了点注意。
小李坐在我邻桌,每次晚上我8点多健身回来,都会看见小李坐在工位上,打电话跟企业对接需求。
细聊之下知道,小李负责公司创业企业方向的创业咨询业务。对公司来说,这块业务非常重要,工作量很大,老板也很重视。
老板交待的工作,小李总是能完成得又快又好。老板看在眼里,也会时不时给小李带杯咖啡。多次被表扬后,小李就借机跟老板提加薪,但提了两次都被拒绝了。
后来老板还是每次开会都表扬他。转折发生在第二年年底。老板又招到了一个新人,和小李平级,一起做这块业务。多个人分担工作,小李很开心,不用那么累了。一个月后,他们那块业务第一次在收入上有大规模的增长。
很快,那个新人就先于小李被老板破格提拔了。
小李去找老板理论,老板回答她,“你的工资不是按工作量来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给你升职的理由。”
这件事把小李击垮了,消沉了一个多月,递交了辞职信。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相比很多人来说,小李已经很努力了,而且也是有效努力,按理说老板应该特别器重她。
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段时间,大数据技术对公司的业务冲击很大,小李负责的业务就是典型,小李是从传统咨询做过来的,工作往往停留在基础工作上,不懂得迎合市场。
事情越做越多,但收入规模却很难扩大。小李拼命努力的背后,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
苹果当年战胜若干传统手机巨人时,无论是诺基亚还是Motorola的员工,他们工作的结果并没有任何变化,他们的努力程度也不下于苹果的员工,但是市场价值差异却是巨大的。
我们的工资是价值的一种再分配。这个价值是市场认可的价值。不是我们自己认为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就能被承认的。
所以,正确的努力方式还需要结果导向,让市场来决定自己的价值,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提高自己,以后才有能力应对各种变化。
03
你的努力正在渐渐毁掉你
我有个朋友L,聪明、勤奋、有能力,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但他发现自己在内部权力争夺中战略性出局了。
L具备所有升至高层的条件:工作努力,能做出成绩,拿到了清华的MBA学位,会英法俄三种语言,为公司拿下过好几个举足轻重的大单,几乎每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一直属于表现最好的那十分之一员工。
他和我一起分析这次晋升失败的原因,听他说完平时在公司的时间安排,我发现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把活干好”这件事上,却很少分出时间去和上司搞好关系,管理自己的形象和职业生涯。
这种努力方向可以大致归类于“Kumbaya”领导流派,这种流派认为,开朗、信任、真诚、积极以及非常努力地工作是前进的关键。
很多人都认为之所以会升职加薪,是因为他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但实际上真正的逻辑是:
1. 他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被老板看到了;
2. 老板觉得他有能力和潜力,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3. 老板给他加薪、晋升。
如果一个人得到加薪或是谨慎,这不仅仅是对他完成某件事作出的评价:「你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而是对于这个人的整体评价:「我认为他非常靠谱,相信他之后也能处理好其他的工作。」
同时,在「付出-绩效」和「付出-回报」的两个反馈周期上,也有着相当大的时差存在。
某件事情完成得出色,往往会通过奖金鼓励。如果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那说明企业在长期的规划很认可这个人。
所以,想要在工作中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最重要的不仅是把工作出色地完成,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如何与老板和其他同事进行互动。学会调用身边的资源和其他人的积极性,一同完成这项工作,做事圆滑游刃有余,才能有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
勤奋和努力是职场最大的谎言,它只是一个正能量的过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人再积极,再勤奋,有再多的正能量,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做的再多都没有什么用。
从现在开始,当你学会把努力放在刀刃上,离升职加薪也就不远了。
你的努力用在刀刃上了吗?
简历投递邮箱:[email protected]
猎头网:http://www.zhuozhong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