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极简文明史》音频在喜马拉雅上线后,承蒙听众厚爱,已有几十万人次收听量。虽然,我很喜欢历史,但毕竟不是史家。让我出一本史学的专著,确实很局促不安,好在这本书貌似史学著作,但实则只是借史明志,论述文明而已,典型的史学搭台,管理哲学唱戏。
我的学术指导老师成中英先生,早年师从哲学宗师方东美,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家W·O·蒯因。成先生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开创了当代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新蹊径。成先生倾其一生致力于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终成新儒家代表人物。其治学思路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十余年来追随其治学,他的学术思想深深影响了我,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对西方文化的省思,使我的研究起初就建立在比较的视角进行逻辑分析和运用本体诠释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当然,我学得还很不够,仅为皮毛,尚需继续精进。
我对文明发展学的研究是以史学为切入点,以历史现象为载体,通过管理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工具,进行解读、剖析、推演、归纳,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研究,争取多视角、多工具交叉分析,多维度论证,以求研究的客观与公允。
对于文明学和管理哲学,只有研究的方法还是不够的,我不赞成仅是文献的梳理和逻辑推演。文化是人类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地域特色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化,离开地域环境,文化就完全成了抽象符号,而文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不到文明现场,没有文明的体验,很难对文化有深刻的认知。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适合于文明比较研究,所以我选择了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世界文明。
在考察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河内胡志明纪念堂被越南人所骗买了假沉香,在埃及沙漠里与可爱的导游大虎激辩埃及民主进程,在安卡托利亚被邀与当地人喝土制的咖啡,在番红花见到美丽的卖糖姑娘,在新德里与印度旅游公司经理斗智斗勇,在古巴购买私贩的雪茄,在日本被来自中国大连的导游诈骗,在联合国遇见热情非洲姑娘……;当然,期间也经历埃及的大骚乱,土耳其政变,泰国红杉军黄衫军大决战,台湾大台风……
一路走来,有风雨也有欢笑,为枯燥的行程增添很多作料,现在闲暇时回想起来依然忍俊而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一处,我都很喜欢搜集些当地的石头以作纪念,现在我家里竟有满满一筐,待我退休后好好摆弄下,归属门类,做好说明,捐给家乡的博物馆。
我偏执地认为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力,就必须到现场去,必须进行田野调查。哪怕是湮灭的文明,废墟和遗址绝不止是残砖断垣,还有凝固在其中的文化基因。
于是,我姑妄把我的这一门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问,称之为“文明发展学”。
二、省思
本人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多年,世界观与方法论受其影响颇深,也成了治学的基本逻辑,但我也很关注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动态,所以在历史事件评述中,基本采用大唯物史观态度,以避免其呆板僵化。
通过抽丝剥茧探寻,我基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或推论:
人类进化方向是:双手解放——身体解放——心灵解放,虚拟生活是未来个人价值实现的主体,也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人类历史的演进逻辑和轨迹。
在人类文明史中,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剧情、结构和台词,其本质是因为生产要素变迁而导致的生产力嬗变引发生产关系全面变革。在农耕文明的数千年中,人类故事的版本几乎雷同,不同的时期,变换的只是演员、道具和服装,其他的没什么变化,就像《雷雨》话剧,演出上千场,换了几代演员而已;然而工业文明是完全不同剧本演绎,是《雷雨》的后传,故事完全不同了,但数百年演绎的也是后传的同一版本,只是声光电舞美技术更为成熟和先进而已。
人类历史表明:绝大部分的个人、组织、社会、国家模式不断重复!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的重复,其中包括错误,人类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比如战争,从历史上看,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是人类的自残行为;从地球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战争,就如同两只为头领位置而拼得你死我活的羚羊,浑然不觉旁边狮群的窥视。
泰戈尔曾说过:你所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这些错误铺就了人类成长的路,但成本过高。
信息文明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发达,空间被压缩,地球村由臆想变成了现实,所谓的东西方的界限会被外力逐步揉捏、融合成一种新型文明,“东西方”只能是概念性的了,未来的百年之内有望消失,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仅是一种设想,而必然成为现实。
当然,我目前的研究结论还只是初步阶段,这相对已有的学说,是一种新锐见解,可能不被认同,不被理解,我有心理准备。
人类的诞生是无数的偶然巧合。“就算让进化重演一百万次,人类这样的生物也可能不会再出现一次了。”1989年,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在《奇妙的生命》一书的结尾处这样写道。
好自珍惜,人类来之不易。
饶毅在北京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致辞说,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也是奇迹。
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的边界不断紧缩,人类有自我封神的冲动,这是盲目的自信,颇为可怕,因为人类不是神,永远也不会是,有敬畏、怀谦卑才是应有的态度。
造出整个地球系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人类目前甚至遥远的将来依然无法创造如此完美而能量无法计量的自生系统,而这个系统一旦损坏,难以修复,后果不可想象!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却在危害着地球脆弱的循环平衡系统。我们只有放眼太空,才明白自己应有的位置,才能找到生生不息的大道。
人类的未来,并非全然由人类决定,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除了面对宇宙运转的蜕变,也面临着智能机器人的挑战,对环境系统的维护和病毒智能机器人的防范,这些对人类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三、勘正与感恩
人类从茹毛饮血走到今天的互联网、区块链、引力波、比特币……,恍若科幻,又若黄粱一梦,但科幻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大梦想已成真!我们应当致敬为此所做出彪炳史册的先贤圣哲,是他们点亮智慧之火,照亮人类前行的路!
我们致敬孔子、老子、佛陀、耶稣基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康德、黑格尔、卡尔·马克思……
我们致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米尔顿·弗里德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我们更应该感谢牛顿、爱因斯坦、韦纳·海森堡、埃尔温·薛定谔……
物理学界有了广义相对论,有了量子力学,使科学发展海阔天空,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宇宙与事物的本相。
他们的智慧是航标和灯盏,引领我们走上理性的路,向着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此书是根据本人播出的音频整理,所以文本中口语化很是严重,另外由于录入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难免造成大量专业术语、人名、地名、专属名词错误,本人虽都进行较认真的校对,但由于时间短,繁重的核对工作难以一时精确完工,所以还会有一些谬误及不足;在部分史料遴选上,我选用了大家通用的数据,这些数据未必是史学家认可的数据,难免有所争议,我愿意接受大家各类的批评。
在本书中本人参考了很多文献如:《世界通史》、《时间简史》、《人类简史》、《非洲通史》、《东南亚华人史》、《青白尼罗河史》、《新疆考古史》、《美国史》、《美洲史》、《欧洲通史》、《亚洲史》、《中西文化比较》……同时还参考了很多网络资料,在此对各位作者表示感谢。还有很多未能标注的史料文献,如有遗漏,敬请谅解,也欢迎大家提出,以便下次出版时补上。
感谢万千听众的厚爱,感谢同事的文献帮助,感谢制作人的辛苦付出,感谢编辑老师们认真校对,感谢我的学生们,感谢我的思想同行者,感谢我的粉丝团,感谢所有的有缘人!
感谢大家成全我成为一名世界文明的传播者,我一定殚精竭虑做好此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