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民小吃里,只有麻辣烫有头牌品牌。15年的时间杨国福麻辣烫总店达到5500(截止2018年9月下旬),以每年1000家店的速度疯长,算下来就是平均每天有近3家店开业。这是什么概念呢?肯德基一年开店的速度是500家。麦当劳在中国每年开店也只有250家。影响力可想而知。
从街边小摊成长为一个大江南北人尽皆知的“老大哥”,杨国福究竟凭的是什么?这一切看起来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然而实质则是一家企业的不断进化、迭代的过程。
业态升级
2000年,杨国福开始与妻子在路边摆摊创业。那时路边小摊大多卖的是粥、小菜类,杨国福也跟着卖起了大虾粥和小菜。
2001年杨国福赚到了第一桶金,并凭借市场的敏锐度开始了特色麻辣烫底料的探索之路。
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从哈尔滨南岗区永和街52号起步,取名杨记麻辣烫。虽然是一家小店,却颠覆了以往街边麻辣烫,将地摊改为了门店。把麻辣烫搬进餐厅,来吃饭的人也多了起来。
售卖升级
早年麻辣烫的售卖模式是按碗售卖,一碗麻辣烫的定价分别经历了5元、6元、7元的阶段。
2009年,杨国福首创“论斤称重”模式,菜品变为自选,荤素同价,统一称重。解放了员工,顾客也不必纠结一碗多了少了的尴尬。直到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同行都还在学杨国福这种售卖方式。
形象升级
“由于缺少规划,店面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品牌的统一性,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没有系统的规划,在加盟商眼里就等同于杂牌军,很难有品牌知名度。”杨国福先生说。
2010年杨国福停止了加盟并进行整顿。将加盟流程正规化、建立标准化食品加工厂、与国内外各类食材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拾加盟商对杨国福麻辣烫的信心。
2012年,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达到800家,杨国福麻辣烫也因此有实力走出东三省,开拓全国市场。
以前吃麻辣烫没有喝汤这一说,杨国福用一句“可以喝汤的麻辣烫”作为slogan,直接与同类产品拉开了层次,让人更深一步的记住了这个品牌。
管理升级
小门店更讲人性,如今,杨国福麻辣烫已经形成了5500家加盟店的庞大体量,成活率罕见地保持在90%以上。对于这一点,杨国福觉得关键在于“人”。尝过了初期在管理上吃过的亏,杨国福严选加盟伙伴,严格管控加盟商。
杨国福与加盟商的合作,3年一签、限制区域代理,大多数坚持单店合作。
“公司目前有16个区域代理商,负责全国20多个省份的门店运营和开发。都是从加盟商成长起来的。有些区域代理是空白,没有合适的代理商就暂且空着,不将就。”杨国福说。杨国福选加盟商就爱“看人”,热爱餐饮、品德端正的人,管理起来就不会太难。
本土小吃的国际化视野
品牌的飞速扩张下,合作供应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杨国福决定自建工厂。
2018年9月6日,这位“老大哥”有了新动作,在成都郫都区安德镇川菜产业园内,四川杨国福正式工厂开业。工厂采购了很多德国、日本等国外先进设备,使生产流程实现了无人化作业。
成都工厂的建成、上海商学院的开设和高端人才引进,都是在为品牌发展、国际化布局做准备。
目前杨国福麻辣烫在海外有两家店,澳洲和加拿大各一家。杨国福表示:“今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成都工厂和上海办公总部,没有增加海外门店,到2019年、2020年会加快海外门店的布局”。
据了解,到2020年末,杨国福麻辣烫计划在国际市场开1000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