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话:我不相信专家,但到底有没有?


大家好,我是弹指一挥就可以记住的谭一挥。
事实上每一次写作,我最讨厌一件事情是起一个好的标题。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今天也一样,今天的标题是我此时的想法。
我和你一样,我根本不相信什么专家。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专家,但事实上到底有没有呢?
我一直在疑问,可能我今天认为没有专家,但也许我明天就看到专家了。
起码说来,我们很容易看到“专家”。很多“专家”都是自封的,他们这样就有了光环,他们就有了底气,他们敢于忽悠。
专家说的话,可不可信呢?可能可信吧!除了相信专家,你没有更好的选择。
真伪专家如何辨别呢,有没有标准?
是很难辨别的!当人们认知不在一个层面的时候,所有的专家都是伪专家,没有一个是靠谱的。

专家说,买谭话教育的股票吧,基于要发生股权变更马上要涨了。你买了谭话教育,但没涨,你会不会认为专家就是假货呢?
专家说,这个病应该住院,你觉得不用住院,等一周后,你发现严重了,又跑去找专家,然后住院了。你会觉得这专家是真行吗?
专家讲,通过引力波是可以发现外星人的,你云里雾里,认为是专家编撰的一些虚假概念忽悠大家,到底是你行还是专家行呢?
专家说,一定要买保险,这是对自己的保障,你也有条件买,但你觉得这是公司为了不发钱而设计的圈套,你把扣掉的保险换成现金自己持有,但出问题的时候,没有保险给予保障,你去问我可以买保险吗,被告知你买不了了。你鄙视的专家鄙视了你,你看不起的人看不起你了。
真假专家难辨,不是难辨,是我们没有一个辨别的标准。标准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标准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
很多人做销售都会觉得困难,觉得面对的每个人都完全是不同的面孔与性格,难以伺候。
老师的学生也各不相同,老师并不一定喜欢成绩好的同学,而是喜欢和他性格相近认知相同的同学。
在客户服务中,解决了这个客户的问题,然而下一个客户的不同问题又来了,每天都是新问题,你烦透了。或许还有客服为此乐此不疲呢!
在当今信息如此发达的时候,假象可以满天飞被所有人知晓,而真相却只为少数人利用。当今信息传输效率太高,我们要思考一下如何获取真信息和有用信息,我们要思考如何屏蔽假信息和无用信息。我们天天在被无用信息骚扰却素手无策。我们甚至不再轻信谣言,而是谨慎的坚信谣言。我们不是排斥无用,而是多方面考察后花钱去接受无用。我们天天感恩自己,但却随时在伤害恩人。

认知是当今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在多维认知结构之中,同频的人相互喜欢,异频的人相互鄙视,能在不同频道中自如穿梭的人最受欢迎。维度越高,认知能力越深,知识结构越丰富,理解能力越强,明察事理,安晓人情。这种人不说挣钱会相对容易,起码不会徒增更多烦恼。

到底有没有专家?我有看到了很多专家。
我见过很多考试专家,他们的能力在于他能把握考试考点,直接命中考题。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神?在于长年累月之实践,在于不断探寻之思索,在于行业内外之洞察。一个优秀的考试培训辅导专家,正常情况没有四五年的研究,是不可能成为专家的。这个专家不是口号,不是封号,不是职务,是实学,是真知,是经验。
财税专家,绝不可能仅是教书匠,再好的教书匠都不可能成为财税专家。财税专家,需懂得知识,通晓法律,真枪实战,处理过各种问题,见证过政策变迁,变通过人情世故。
销售高手,绝不可能是牛皮大王,再好的牛皮都会吹破。不对产品服务深入了解,不对人心思虑深入洞察,不对需求供给深入探究,定不可能成为销售高手。
专家绝不可能是说出来的,专家绝不可能是口号,专家是干出来的,专家就是成果的见证。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经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专家的水准。

有没有可以短时间成为专家?可以,但在中国很难。
可以短时间成为专家,这个并不难理解。上面有说到一万小时重复练习就可以成为专家。所以我们只要刻苦练习就行了。 一般人做到一万小时要四五年,那我们刻苦点一万小时在两年内达成即可大大缩短时间。(不要告诉我一万小时是416天)
一万小时的磨练让自己在行业中变得优秀,成为顶尖。只要你有这个毅力,你就可以做到。
但中国很难实现。这绝不是悲观,而是事实如此,不给你讲点故事,你永远不相信事实,还以为是在骗你。
就拿我做招生来说,就可以证实这个论点。
在中国,很多人想学,但学不会。这个原因在于中国凡是称之为老师的人,基本只能教理论。理论并非无用,但不与实践结合就是无用。中国教育,我一直在思考实践环节由谁来教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好的答案,但替代答案还是不少。
中国很少有一个真正的实践性大学,至少在学商学中很难遇到。不是老师们不想去做,而是做不到,中国商学在考察你去市场中赚到多少钱回来吗?没有。中国商学考察西方经济学是否及格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卷子中做出来的,不是市场中检验得到的。那些在学校成绩好得一塌糊涂的学生到了市场中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都写不出来,这是为什么?老师没教,自己不会,毕业论文找代写,考试成绩全靠考前临时背。这样能教出好的商学学生吗?
替代方案是什么?是工作中上级领导,是外部聘请的商业顾问,是激情澎湃的演说大师,这些人谁是真的在为你着想的,谁能是你真正可以叫上师傅的那个人?他们教你是为了挣你钱,不是为了把你教会。
那这个替代方案也不靠谱,到底什么是靠谱的?
也不要说中国不靠谱,有靠谱的东西,中国有个东西还是很靠谱的,叫做关系。有关系万事不愁,没关系处处堪忧。
中国还有个东西很靠谱,叫做政策,然而你知道政策是什么意思吗?中国政策的意思是金钱交易。中国经济“辉煌”这么多年了,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政策在哪里,哪里就赚钱。所以在中国研究政策是一件赚钱的事情。还是拿教育说事,政策如果没有说公司取得XX业务必须要XX证书,政策如果没有说要XX证书必须要XX学历,政策如果没有说要XX学历必须要在XX学校学习培训,政策如果说办XX学校必须要教育部门与工商部门批准,哪里还有这么多学校,哪里还有这么多学生,哪里还有这么多无用的教学。是否可以多一点真正的师徒制学习,要学习就学真本事。
关系管用,为什么关系管用?还是说教育,上学需在户籍所在地,不然违规违法。然而你想读好的学校,你的户籍所在地没有这样的好学校,这么办?正规处理,不认识人,你去找谁都没有谁鸟你。然而如果你有关系就不一样了,首先托关系在好学校附近买个房子,然后托关系在学校所属派出所上个户口,然后再托关系进入好学校。关系起到了作用吧?对,有钱这样的关系才会起作用。没关系,有钱你都不知道往哪里撒。

通过学习这条道儿从而成为专家几乎是无望了。但没关系,还有替代方案。中国不是一个政策的国家吗?那好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话听得多了,自然很多人就用的也多了起来。
中国的专家是要研究生学历达到高级职称,工作年限要达到多少年,发表行业论文要达到多少篇,通过各种专家考试,对吧?眼看着自己去实现这样的专家称号,实在太难了,怎么办?关系和对策就起到作用了。各种考试找替考,发表论文找代写代发,工作年限改档案,这关系+金钱就有用了。这是非凡的关系和不菲的金钱。
然后就有很多人问,搞这些值吗?
值啊!当然值,然后又回到了政策和认知层面的问题,你不属于这个层次,你不了解其中的政策,也就无从谈起你会知道其中的价值了。

认知是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阻碍。高维的人看低维的人跟看一只宠物狗没有区别。你不学习你不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你就只要被淘汰。
我不相信专家,但应该有专家。比如多研究研究中国政策的专家,就应该有,并且为那些趋利的人服务。

下期再会! QQ315674638 http://tanyihui.cn 微信公众号TANYIH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