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秋明,淘课副总裁
培训经理,是一个助人成长的岗位。于培训经理自身来说,成人达己实现双赢,则是最好的结局。培训经理的每一步成长,无论是意识方面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还是项目经验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代表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因素,我更愿意用“主动”来概括。
《辞海》对“主动”有2条释义,一条是“不靠外力促进而自动”,另一条则是“能够由自己把握”。对于培训经理的个人成长来说,主动体现在几个层面:
1、事务性工作的主动
很多人说细节是魔鬼,是因为很多时候细节体现了一个人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比如同样是培训班的破冰环节,你可以沿用上一次的方法,也可以每一次根据学员的情况去微调你的游戏规则。比如同样是课前的讲师介绍环节,你可以自己来介绍,也可以请学员来介绍,也可以提前录制一段讲师的介绍video,当然你还可以做的更不一样。事务性工作看上去简单,但是经不住我们反复研究把培训的每个瞬间(MOT)都做成精彩的回忆。
2、专业性工作的主动
对于培训经理来说,传统的能力要求包括课程讲授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引导促动能力。而现在,产品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营销传播技巧,成为了培训经理3个新的能力要求。培训经理要经常性的审视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和自己比,在公司内部比,在行业范围内比。从专员到主管、到经理、到总监、再到更高的层级,需要我们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锤炼。一个优秀的培训经理,首先应该是培训细分领域的专家。
3、计划性工作的主动
我看到很多培训经理的工作就像赶场子,做完一个项目马上又急火火地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似乎越忙碌越能显现自己的价值。无情的事实却是,80%的忙碌,也许价值只有20%;而有时候20%的思考,却可能影响80%的产出。优秀的培训经理通常善于思考,思考公司对培训的期望到底是什么,从培训到学习到底变化在哪里,为什么传统培训方法越来越无效,为什么学员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去设计培训规划、培训体系才会有的放矢。不是说你不是CEO,你就不去思考CEO的事儿。如果你始终不去这样思考,你就注定只能做中基层的工作。
对于刚入行的培训人,我经常说一句话:勤奋不等于主动,因为战术的勤奋与战略的主动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工作也好、职业发展也好,与其坐等运气降临,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来来的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