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见的品牌定位误区


提示:本期内容节选自《黄郅城品牌触角》第4期:品牌定位应该如何定?;完整版及视频近期推出,敬请关注。

定位理论已经在中国实践了十几年,然而直至今天,中国的许多牌子都缺乏有效定位,体现在错误地使用定位理论,或者不能用定位理论指导市场营销,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定位本义理解不透,从而进入了品牌定位的误区,常见的有以下4种:

 

 

第一种误区、将品牌战术等同于品牌定位

“李宁90后”就是典型的将品牌战术等同于品牌定位,这种界定消费者的定位无异于作茧自缚,拒他人千里之外,失去了原有的市场,李宁也因此付出了三年巨亏50亿的代价。

其实,李宁年轻化的战略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狭义地用90后定义年轻,须知道李宁的主体消费群70后也可以拥有很年轻的心态,况且90后也会有老去的一天。所以李宁90后充其量只能是其中一款阶段性的战术产品,而不应该是整个品牌的战略;

 

第二种误区给消费者的心智造成了认知困扰

华润曾经推出的一款叫“零帕”的舒缓情绪的饮料,说是可以为消费者舒缓压力,请问您知道它是什么吗?相信它能为您减压吗?所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后,我们再也找不到它的存在了;

 

第三种误区违背了消费者的常识认知

王老吉热销后,广东的很多凉茶品牌都进行了跟进,其中邓老凉茶主诉“中国凉茶道”,定位于中国的主流凉茶, 意图取代王老吉。但结果也很清楚了,消费者并不买帐,因为凉茶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渊远流长,而邓老凉茶的研发者邓铁涛老先生仍然健在,试问邓老凉茶可以代表“中国凉茶道”吗?这就是违背了消费者的认知常识。出师不捷的邓老凉茶后来改变了定位,变成了现代时尚凉茶,现代凉茶是可以,就是不知道邓老凉茶与时尚有什么关系;

第四种误区为差异而差异创造了一个没有市场价值的品类

有一款饮料产品,像啤酒一样酷爽,像绿茶一样健康,绝对的差异化,它就是娃哈哈出品的啤儿茶爽,定位于类啤酒饮料。可是,喜欢喝茶的人会去买酒喝吗?喜欢喝酒的人会去喝一瓶没有酒精的酒吗?所以,不到2年,投入巨资的啤儿茶爽就在市场上消失了;

 

 

……诸如此类的品牌定位误区。

 

李宁、零帕、邓老、啤儿这些上过央视或卫视广告的牌子尚且如此,那些没有上过电视广告的牌子,所犯的定位错误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版权声明

本文初探网版权登记:版权黄郅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源于微信公众号:黄郅城品牌触角"

此文为看点“黄郅城”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