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很多新农人伙伴交流学习,也经常爬楼看大家在群里的聊天记录,也关注很多新农人朋友的朋友圈文字,隐隐约约感到今年似乎很多人开始在散布一种倾向【新农人难以成功,新农业难以盈利】。
对成功的定义咱们不谈,单独谈谈农业本身与移动互联网下农业的可能。我一直坚定一个观点【创业路上我们千万别相信别人在说什么,更别在意别人在做什么,做你自己,做好自己】。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行业
回头看看我们的祖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一亩三分地养活了一家人,还靠这一亩三分地培养了几个孩子读书上学,在那个年代他们能做到这样没有什么不成功。
再看看风光无限的农业龙头:①泰安亚细亚,1994年开始从事有机农业,是国内最早也是目前出口量最大的全产业链有机蔬菜专业企业,截至今日21年。
②獐子岛,起步可追溯至1958年,从海洋育苗发展到今天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截至今日57年。
③黄国粮业,2002年成立,中国目前最大的水磨糯米粉生产企业,我们吃的汤圆80%的主原料糯米来自这家企业,截至今日成立13年。
为啥说这三个企业,除了与这三家企业的领导比较熟悉,对他们的发展过程深度了解过,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了新农人的三个发展方向:超前者(1994年开始有机蔬菜的亚细亚)、独特区域资源者(渤海湾独特的资源)、细分小巨人型(中国糯米的小巨人)。
他们的今天无论是多么的天时地利人和,最核心的是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并活着,看看一路走来的他们,新农人朋友们,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些问题算什么,没市场的努力开拓市场,产品不够硬的加强打磨产品,服务做不好的改进服务。
别人做什么说什么都不重要,你做什么怎么想最重要
我粗略看了下大约有200多个农人群,水果群,农庄群,大家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也都很努力在打磨产品打拼市场,因为我们都相信这是最好的农业时代,跨界而来的新农人在创业初期最容易被别人的思想左右,因为这条路是别人没走过,自己没走过的路。
别人说的别人做的都是基于人家这些年的积累,我们很多时候听到看到的是表面,容易被蒙蔽。犹如雷军做的小米,柳传志就是做不到,在农业领域他算不差钱的也做不到。所以我们更重要的要关注自己想什么,做什么,为用户做什么,不要被大咖的言论左右,要结合自己的现状做,踏实做最基础的产品、服务,尽可能忘记所谓的“营销”,做体验,做口碑,做真材实料比什么都重要。
必信力,未来成就自己的唯一法宝
我们都应该关注这三个字【必信力】,而不是简单的信任,因为移动互联网在未来成为主流,人与人链接的方式更多通过人与产品发生关系,产品成为人的载体,必信力是超越信任的值得依赖。值得依赖,这四个字通常是用在【朋友、爱人、家人】之间,未来值得依赖是真正的公司与用户的关系,也是成就自己与企业的唯一法宝。
--------------------
李庆军苹果王子(V信:topcnapple),新农人,艾果乐生态农业创始人,中国好苹果产地联盟发起人,2012年从资本金融跨界投身农业,一直在移动互联网+苹果中探索农业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