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使自身组织结构适时、恰当地变革,以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的活力。因此,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学者们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历程[1]、组织结构的类型归纳[2]、组织结构与战略之间的关系[3]、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4]、组织变革的系统动力学理论[5]、企业组织力学模型[6]等方面都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分析。而在实践操作中,组织结构的设计对于企业战略落实意义重大,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使得设计的复杂性也较大。
1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意义与难点
1.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设计介绍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企业采用的按不同任务或职位来划分和调配劳动力的方法,表现为企业各机构的设置及其组成形式。通常采用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 Chart)该种图表工具来直观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它通过形象地反映组织内各机构、岗位上下左右相互之间的关系,来阐释雇员、职称和群体关系,从而描述组织结构的类型,也是对该组织功能的一种侧面诠释。
纵观企业组织机构形式的演变情况,可知通常随着企业自身从简单、小型的经营主体扩展成为较为复杂的地域跨度广阔、纵向横向多样化的庞大集团,其组织结构也倾向于从直线式的控制体系发展为职能制、事业部制、战略业务单位、矩阵制、控股企业/控股集团和多国企业形式等丰富类型。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把组织内的任务、权利和责任进行有效组合协调的活动,也即合理划分组织内的层次、部门和职权,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直观上,一般表现为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图。通常存在两种设计情形,一种是企业新设阶段要求对组织结构形式进行初始设计,另一种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实施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此种情况更为普遍。
1.2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意义
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机构设计,都要求组织结构可以适应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对于任何一个现代企业而言,设计一种与其运行发展相适应,可以有效实现其组织目标的组织结构,至关重要。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使得企业可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动、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持续激烈的现状。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营造企业内部学习创新、平等亲和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快速适应内部技术改造、人员变动、管理提升等条件的变化情况,更为关键的是,使得高层构思的战略在整个企业中得以协调实施。事实上,在战略落实的具体实施中,经常可以发现理性的战略观念比较笼统,而组织结构的设计往往是战略落地的第一关要。
1.3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难点
在理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选择这样一种组织结构,它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执行经营任务,同时又不会产生不必要的问题和复杂情况。但要设计出这样的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的挑战。一方面,组织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包括企业所处的宏观、行业、上下游等外部环境因素,还包括企业经营战略、生产经营技术、企业文化等众多内部管理因素。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存在着复杂性,也即工作与部门之间在横向和纵向上存在差别,并且不同企业的差别程度不一。而企业越复杂,其沟通、协调和控制的难度就越大,从而导致组织结构设计和变革也加大了难度。
基于此,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需要充分把握一些基本组织架构的特征,例如该组织结构保持原状的能力,发生变化又能恢复原状的能力,以及可以承受内外界环境影响而不被破坏的极限状况等。
2 企业组织结构的结构力学特征
2.1结构力学基本要素介绍
结构力学中的结构是指根据实际的建筑物等抽象出来的,通过杆件等要素组成一个简化的骨架图形来代替实际的结构。这个简化的骨架图形,又叫做简化的结构力学模型,或者计算简图。
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杆件、结点和支座。杆件也即轴线,只有长度,而宽厚两个方面可以忽略。结点是指杆系结构中杆件相互联结处,分为刚结点、铰结点、组合结点。当结构变形时,刚结点各杆之间相对夹角不变,铰结点各杆可绕结点自由转动,而组合结点的某些杆件联结视为刚结点、其他视为铰结点。支座,是指把结构与地基或者其他相对的母体结构联系起来的装置。根据受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等。
一个结构的主要力学特征有刚度、稳定性和强度等。其中,刚度是结构或者或结构中的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比如橡皮泥很容易被压扁就是刚度小,反之大。稳定性就是结构在力的作用下维持或恢复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而一个结构的强度是指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这是由于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能吸收外界的能量,不会发生断裂等,具有弹性的原因。根据外力作用的形式不同,结构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等。
2.2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引入结构力学的原因
外形上的相似性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引入结构力学奠定了基础。
图1企业组织结构和结构力学计算简图一般性图示
结构力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系统的科学,将结构力学相关理论知识引入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中,有利于促进该设计进一步规范化和精细化,降低其选择过程的复杂性。
2.3企业组织结构要素的力学表达
可以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图看成结构力学中的计算简图,而组织结构图也抽象地表达出了一个企业内部实际的骨架结构。组织结构图可以正确反映企业实际结构的内外部受力情况和主要性能,略去次要因素,便于分析。
表1 企业组织结构要素与结构力学表达的映射关系
对应表 达 |
组织结构 |
结构力学 |
组织结构图 |
计算简图 |
|
直接报告关系 |
杆件/轴线 |
|
岗位/部门 |
结点 |
|
与股东、供应商、消费者等的联系 |
支座 |
|
管理宽度 |
一个结点所直接连接的杆件数量 |
|
管理层次 |
一个结构中最长的链条所包含的结点数量 |
其中,管理宽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由于受到精力、知识、经验等条件限制,管理宽度有一定的上限。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有关,较大的宽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宽意味着较多的层次。
3 几种典型组织结构设计的结构力学分析
3.1几种典型组织结构的力学表达
依据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组织结构分为直式结构和扁平结构;依据内部员工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简单个人型结构和部门型结构;按照直接汇报关系的复杂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层次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
3.1.1 直式结构与扁平结构
从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角度,可以将企业组织结构区分为直式结构与扁平结构。
图2直式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直式结构中的人员是简单的直线汇报和命令关系,机构简单,指挥统一;垂直联系,责任明确;管理宽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大。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3扁平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相对于直式结构,扁平结构的管理宽度较大,管理层次相对减少。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3.1.2 简单个人型结构与部门型结构
依据内部员工的组合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简单个人型结构和部门型结构。
图4简单个人型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简单个人型结构不存在内部的组合,单个人行使一定独立的职能,并接受单个上级领导的命令,相互之间的可替换性较差。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
图5部门型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将若干职位依据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部门,例如职能组合、产品线组合、地理区域、工作流程、共同的顾客群体等,由此构成部门型结构。这种结构管理分工较细,管理深入,能充分发挥部门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3.1.3 层次型结构与矩阵型结构
按照直接汇报关系的复杂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层次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
图6层次型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层次型结构有较为严格的层级管理观念,某一层级的员工均有单一对应的上一层级,层级的变动较为困难。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6所示。
图7矩阵型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
矩阵型结构在职能和产品或项目之间起到了联系的作用,项目中的员工同时拥有两个直接上级,其中一名上级负责产品或服务,而另一名负责职能活动。这种结构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命令通道的结构,包含两条预算权力线以及两个绩效和奖励来源。具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其对应的计算简图如图7所示。
3.2几种典型组织结构的力学特征分析
为了尽量简化企业组织结构所面临的外力作用,可以通过如下的实验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上面的映射关系由管理系统建立杆系结构的力学模型(包括杆件长度、截面尺寸),并指定材料类型和边界条件。此处,假设所有外界的影响忽略不计,或者说与外界的结点位置、类型不影响该结构特征的力学分析;所有结点均为刚结点,即所有轴线之间的夹角是相同的;轴线的粗细、长短、材质不影响该结构特征的力学分析;设计结构的计算简图时,所有的结点是一样的,均为13个。
其次对杆系结构施加外力载荷,对比分析各个杆系结构的变形量和破坏时的临界载荷。也即在组织机构的左右或者上下两边同时施加一个均衡的外力F(F1=F2),通过将该力F由0开始逐步加大,测算该结构开始发生形变、最大弹性形变和开始发生破坏时所接受的外力临界值(Fa, Fb, Fc)。通过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相应外力临界值的对比,得到相对刚度、稳定性和强度。
图8组织结构的力学特征分析模型
最后由此对比得到各个杆系结构的力学特性。直式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型和结构层次型结构相比其他三种结构,高宽比过大,而且节点之间缺乏约束连接关系,因此承载能力较差,稳定性不好,也更容易破坏。具体的定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几种典型组织结构的力学特征
角度 |
组织结构 |
刚度 |
稳定性 |
强度 |
备注 |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 |
直式结构 |
小 |
差 |
差 |
12根轴线,13个结点 |
扁平结构 |
大 |
好 |
好 |
12根轴线,13个结点 |
|
组合方式 |
简单个人型结构 |
小 |
差 |
差 |
12根轴线,13个结点 |
部门型结构 |
较大 |
较好 |
较好 |
16根轴线,13个结点 |
|
直接汇报关系 |
层次型结构 |
小 |
差 |
差 |
12根轴线,13个结点 |
矩阵型结构 |
很大 |
很好 |
很好 |
17根轴线,13个结点 |
4 结论与展望
依据上述分析,可以获得如下的结论:
(1)企业组织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无所不在的,这种作用关系通过结构力学的方法表现出来,更为直观和方便考核其相关特征。组织结构复杂多样,管理宽度、管理层级和部门划分原则各有差异,但都存在着如上的基本机构模式,都可以抽象成结构力学的计算简图来进行观察,分解研究其特性。
(2)结合几种典型组织结构的力学特征,可知:相比直式结构而言,扁平结构的稳定性更好一些,这可能也是当前企业组织形式扁平化的原因之一;相比简单个人型结构,部门型的结构可以面对更复杂恶劣的外部环境;相比层次型结构,矩阵型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更为突出。
(3)随着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精细化的组织结构分析是解决该挑战的必要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典型组织结构的结构力学表达和力学特征,尚未在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中进行实证测试,也未在不同行业中进行针对性实务研究,这正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姓名:徐丹
单位: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email protected];010-5689 3073
(本文已发表在2013年管理学年会上,如需进一步了解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