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策略战略


  1、在全国实施发展“高速度”经济的战略。

  按照“高速度经济”战略,将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到年均15%左右。

  因为我国是个人口最多的穷国,只有实行这样高速发展的战略才可能使中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因为意识形态、国力资源等因素使得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第一强国的要求给我们制定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经济理论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已今非昔比,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有着强烈的要求加快改革的愿望;再看看我们一个个如狼似虎的“邻邦”、“远友”,由不得我们再这么慢吞吞地行走了!我们只要死死抓住“粮食增产”这个命脉,始终把它放在首位,这个战略就有保障,就能成功。(其实,相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来说,15%的增速也还是比较保守的。)

   2、如果觉得第一种方法不“当”,那么可以选择一个省或者三个省来实施“高速度”经济。我们选择一个省来实施“高速度经济”,其目标绝对不是赶超“亚洲四小龙”,而应该赶超日本。

  日本在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举之际,毅然实施“赤字经济”,超高速地发展了二十余年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其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能取得如此奇迹,其成功的诀窍无外乎利用了“赤字经济”这个方法。此方法现在看起来已不是什么新理论、新思维,而对于一个经济落后需要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来说,确是一付灵丹妙药。

  比如选择江苏省。而江苏省现在的起点绝对不是日本当初的起点。2001年江苏省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9515亿元(约115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936元(约1564美元),经济增长率10.2%以上,人口7355万。这个数据可同1968年处于“伊奘诺景气”中的日本相比: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1419亿美元,人均1500美元,增长率12.5%,人口1亿。而去年江苏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5000亿元,增速14.9%,总人口7600万左右,人均超过20000元。今年前三季度GDP达到12471亿元,同比增长14.3%;江苏省自古就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物华天宝的鱼米之乡,并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无论从哪方面比较,都比日本七十年代初的水平高。如果国家向这个省实施倾斜政策,允许它发展高速度经济,允许它按照最高的国际性目标发展,我敢肯定地说,不用二十年,一个敢于同日本的经济水平相媲美的江苏省必将雄距于世界东方,这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梦想!

  象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等都可以以一地之优,率先发展,带动周边。尤其是北京,不要使它在北方一枝独秀,而要考虑怎么能使它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经济高速发展的策源地,而且可以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象日本1968年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辉煌的奥运经济一样,也带来一次奥运经济。

  如果选择三个省的话,可以选择江西、甘肃、吉林这几个不太发达的省份,这样既可以成品字状的以点带面,最终连成一体,也由于他们彼此相距遥远,可以避免高速发展的初期造成资金和物流的拥堵。

  我们国家的实情是人多底子薄,各个省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巨大。我们是不是可以让每个省的政府和人大自己考虑本省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想全国一盘棋是不可能的。什么是全国一盘棋?那就是在政治上、国防上、外交上完全统一于中央政府,除此之外国家在经济上“抓大放小”。那么,各个省的省长、人大主任必须也只能踏踏实实地为本省人民谋福利了。这样可以杜绝那些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经济搞不好是你们本省自己的事情:要搞“赤字经济”,可以!中央银行可以贷款给你,但是要还本付息的!你们有其他的路径,欢迎!但是要自负盈亏。至于是短平快的道路还是长稳慢的道路,你们自己说了算。怎么执行,怎么监督,怎么奖励,怎么惩罚?有你们本省的行政机关和公检法。解决不了的来找中央政府。

   3、继续保持目前的速度,万万不能降速,并且适当地把速度提高到15%以上。或者把经济增长率每年比上一年至少增加1个百分点。如果今年能够达到9%的增长率的话,那么明年就提高到10%,2007年就是11%……这是一个逐步加速、逐次倍增的方法。

  事非经过不知难,同样,事非经过不知“易”!我们应该充分地估计困难,但也不应该被困难所吓倒!任何看似复杂的事物其实只要找到它的基本规律,就会变的非常简单;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不管它是什么方法,只要能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就是好方法!虽然发展经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是我们如果只抱着“求稳怕乱”的心理是不行的,一旦社会的各种矛盾集中起来,还是会乱的,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以及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后工业时代”,一步跟不上就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距离,因此要求我们只能用高速度发展中国经济,才能最终甩掉贫穷和落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