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砂锅面片到狗不理拿铁


  1989年,贾国龙在当时还很落后的临河市开了一家酒吧,起名西贝酒吧。原想给这个偏远的小镇还来一股新鲜的气息,也让这里的人们能有机会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从而让自己在这块处女地上掘得一桶金。无奈,来酒吧消费的年轻人偏偏就没有那种喝酒听歌消遣的范儿,倒是他们特别偏爱在酒吧吃上一碗地地道道的砂锅面片。于是”去西贝酒吧,吃砂锅面片”,成了当时临河街上流行的口头禅。

  无独有偶,25年后的今天,一家具有155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天津狗不理包子,也试图在咖啡馆里卖包子,天亮认为,这属实给我们预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一,就着咖啡品尝包子,是一种怎样别致的风景呢?当今社会流行混搭,西式与中式可以混搭,现代与传统可以混搭,洋人与国人也可以混搭,看来包子与咖啡也要混搭了。

  第二,混搭后,到底该用哪个品牌呢?还是把两个品牌拆开了再绑在一起?如果用狗不理,那某咖啡品牌的原有顾客会怎么看?噢,天呐,这还是我熟悉的咖啡馆吗?就象一个金发碧眼白皮肤的白种人突然变身为黑头发黑眼睛的亚洲人,不仅太过突兀,而且让人讶异。如果继续用某咖啡品牌呢?噢,我可从来没有一边喝咖啡,一边吃中国包子。

  第三,吃惯了砂锅面片,就是再高级的牛奶面包也勾不起食欲。同理,习惯了咖啡甜点,就是再好吃的包子,也未必买账。毕竟,那是一种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味觉习惯,要改变它,恐怕并非易事。

  贾国龙做餐饮,做的第一个业态是咖啡馆,第二个业态是酒吧,第三个业态是西餐厅。这些业态很美好,很光鲜,听起来很诱人,但不接地气,所以都夭折了。现在贾国龙的事业是西北菜,是陕北高原黄老汉的黄馍馍,是西北人爱吃的羊肉,是乡下人地地道道做出来的莜面……所以,天亮坚信:种稻的田种不成土豆,种土豆的地也绝对种不成水稻,土质不同,要求也不同。

  也许有人不同意天亮的观点:那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就可以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呢?天亮以为,麦肯与此并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麦肯是纯血统,是纯粹的美式快餐,而美式咖啡加中式包子则是混血。人们是更容易接受一个纯血统的东西呢?还是一个混血的东西?红酒人们会买法国的,因为法国更正宗;啤酒人们会买德国的,因为德国更正宗;伏特加人们会买俄罗斯的,因为俄罗斯更正宗……

  其次,麦肯经营的业务有三大特点,一是大众、二是简单、三是领先。只有大众的才能带来大量的生意。狗不理是大众的吗?原来是,现在不是了。现在人们吃包子,可能首先会想到庆丰包子了。简单才能快速,狗不理的菜谱简单吗?原来简单,现在不是简单了,原来包子是主角,现在不是。再看看麦肯,汉堡、炸鸡永远是他们的主角。所谓领先是占据了山头,麦当劳占据了西式快餐中汉堡的山头,肯德基占据了西式快餐中炸鸡的山头,那狗不理或某咖啡又要占据什么山头呢?

  如果说,“到西贝酒吧吃砂锅面片”,只是借用了酒吧的环境,吃的还是咱习惯的食品,那么,“来一杯狗不理拿铁加三个包子”,就有点不伦不类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