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评:红星、居然像避孕套,电商像漩涡
厂家和经销商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不跟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合作吧,可人家确实能带来一定销售渠道,而且能提升品牌形象,丢了这些宝贝你还真没有安全感——被套住;跟他们合作吧,你成为人家的打工仔。你要是挣钱他必定涨房租,就算不涨,起步租金也够你喝一壶的。如果你是战略合作,那人家开一家店你就进一家店,不进就算违约——不爽吧?
我们发现,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给商家的感受就像避孕套,不用则没有安全感,用了又觉得不爽。怎么办?按理说,他们单方面涨租金是要有一个基本协调机制的,但是厂家不团结啊,协会不给力啊。人家从厂家中分裂你们,最后你还得乖乖的上钩。从商业上来说,人家也没有错,不违规不犯法,但是这样的渠道长期下去必然出问题。你上游不掌握原材料定价权,下游你没有可控的渠道,别看你企业做的挺大,其实你就是一个身材高大的打工仔,甚至连打工仔都算不上。打工仔可以随时辞职不干,你行吗?
当年格力董明珠叫板苏宁和国美的案例,建议厂家们还得深入研究。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渠道卖货的能力在明显下降。苏宁现在已经实现线上线下同价,线下则成为体验店的模式来经营。目前来看,这一招非常积极乐观。
笔者认为,一些有特色产品的厂家,可以考虑在大型城市试着自建独立店,位置可以选在商业区,甚至在CBD区域,比如北京的西单、王府井、金宝街等地。店面既可以在路边,也可以在万达广场这种地方,不缺人流,同等面积租金还可能比居然之家、红星买凯龙便宜。笔者没有炮轰红星和居然的意思,只是想说,市场生态在改变,企业应该随机而变。
地板营销有一句魔咒:低关注,高参与。其实任何产品都可以生活化,就看你是否具有社会化思维,如今移动互联提供海阔天空的条件,就看你会不会玩儿。
如今地板行业玩电商的企业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到今年年底收官的时候可以看见大部分企业死在沙滩上。说死有一点夸张,应该是伤在沙滩上,窒息在漩涡中。这不是简单的资金和人才的原因,也不是线上线下协同的问题,而是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不上。很多厂家没有开放、协作、分享的精神,进军电商只是觉得不玩不行,或者试水心态,完全以传统制造思维、体制来玩电商,纵然有高手在电商团队,也无法根本改变公司原有体制。这里面涉及部门利益甚至高层利益,而触及利益比改变灵魂还难。
既然传统渠道像避孕套,电商又是漩涡,那怎么办?笔者觉得从产业层面来说——无解,只能等到成批量的企业倒下,然后剩下的企业爬过皑皑白骨继续走下去。代价是成长和改变最好的教材,企业老总在过好日子的时候是很难听旁人建议,因为曾经成功的经验他放不下。只有极少数有远见的企业提前行动,改造自我,为未来而谋动。而有一些民营企业做大一点就开始学国有企业和政府那一套,搞个人崇拜、官僚,甚至希望像皇上一样享受至尊待遇,没有新动力,这种企业(家)的发展已经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