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新华网贵阳7月30日电(记者王新明)为深度实施国有企业股权改革,贵州28家企业将全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根据计划,到2017年底,每户企业将引进2家以上。

    贵州此举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先行者”。作为中部重点发展省份之一,贵州拥有独特的资源,正像“黔之驴”在历史上形成的印象一样,“偏远、荒凉、笨拙”。现代企业营销之现状,这些历史上的不利条件,正是打造品牌的核心要素所需。

  战略投资者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约方式。战略投资者需要的先天性基因和长期的贸易等的良好合作,乃至对今后抱有的信心和强烈合作发展意愿,是构成战略投资合作的基础。贵州所谓的“引”入战略投资者,其本质就是重点扶持企业的战略升级、也许应验了贵州经济需要走出“偏僻”之意。

  贵州把“涵盖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28户企业,重点是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作为引资对象,一方面是“政治”扶持,一方面也是打造贵州“品牌”省份的营销之举。引进的具体要求是“国内外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利于促进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拓展产品市场的大企业、大集团”,这是塑造品牌的“促销”之举,也是贵州省提高自身“技术”的需要。同时,突出的重点企业,也可以带动产业及相关发展。

  在合作方式上,“贵州省还明确,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企业可结合实际,自主选择产(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互相持股、合资合作、技术引进、重组上市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可谓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具体实践。这些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吸引力那些有资格成为战略投资者。政局稳定的“改革之风”已经从全国各的冒出来,原来的东部沿海省份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媒体广泛报道此政策之举之外,更多的同时把茅台“搭”进去。茅台作为一面旗帜,这些年成功的从惨烈的白酒市场中“突围”出来,保住了“国酒”的荣誉,也保住了自己的“尊贵”地位。不同的是,茅台酒在(季克良)之后的大肆扩张,已经严重影响了茅台的品牌荣耀。而在某些人看来,茅台酒的名声更远播了、更广泛和透彻了,这就是最大的陷阱。

  引进战略投者最艰难、时间最长、最成功的属于万科引进了宁高宁领衔的华润集团。两者不仅合作多年才成为战略合作者,而且王石和宁高宁一直就是哥俩好。即使宁高宁去了中粮,他们仍然在“中粮万科”的名义下合作地产项目。万科的成功与华润的资本实力和不干预(即战略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这样的战略合作者可以视为楷模,政府的“红线”不能太粗,更不可能太细。在政治对营销的影响中,房地产调控的失败已经得到新一届政府的默许和再造。

  与此同时,媒体重点介绍的贵州对茅台的策略中,茅台的子公司被作为了战略投资合作的合作目标,而非茅台母公司。此报道,充分说明茅台仍然在贵州政策的保护之内,相对来说,其他企业引进战略投者,也许是为“丰富”茅台的发展提供实践活动。同时,此举也把茅台和其他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区分开来,避免“同化”,俗话说,留了一手。也可能是,茅台的管理者本身就参与了贵州省此政策的参议。

  引进战略投资的同时,媒体多对茅台的分析有点“连带”的揭露,长期的扩张,形成了瓶颈。这种解读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是肯定的,不要说是茅台这样的企业,即使国际巨头在面临多元化的时候,也是力不从心。——打造品牌,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你很有钱,但是你不能有人。

  从以上的两项营销来看,贵州省的营销策略显然是正确的,而茅台假借战略投资者,满足子公司的发展也算是一条出路,问题是茅台对待营销问题能不能从“人”的角度出发,能不能“分”清品牌树立的本质要求?品牌营销和战略投资者不是一回事,如果不能在“资本化”的旋涡里走出来,即使引进再多的钱、拥有再多的技术,也成就不了品牌。

  

  张海勤2013-08-04*10:10于广州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