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临安市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潘军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抓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是我市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着力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我市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市,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学前教育师资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园风建设和我市学前教育创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幼儿园园风建设。一个规范出色的幼儿园,一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因为教师是园风建设的主体,而园风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园办园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体现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应将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3. 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创建。我市今后五年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标准化建设达标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70%以上,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90%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创建成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市。要想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就必须增设更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去满足学前儿童入园的需要,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教育发展中,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人的因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市学前教育能否发展,学校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作为软实力的师资力量的发展更为重要。教师素质是幼儿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我们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二、我市学前教育师资现状与分析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142所,618个班级,教职工1460人,其中园长144人,专任教师880人,职工43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8%,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比例为47.9%;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488人,持证上岗率47.7%。其中,公办教师216人,小学校长兼园长8人,小学借调教师1人。
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见表1《临安市幼儿园教师学历情况》。
1 临安市各类幼儿园教师学历情况

性质
  
  
总人数
本科
大专
高中
初中及以下
大专及以上
合格
学历
不合格学历
合计
1024
114
446
352
39
43%
94.8%
5.2%

我市幼儿园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5%,初级职称的为25.5%,无职称的为70.5%;幼儿教师的职称情况,见表2《临安市幼儿园教师职称情况》。
2 临安市各类幼儿园教师职称情况

性质
总人数
中高
幼高
幼一
幼二
无职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合计
1024
1
0.01%
41
4%
191
18.6%
71
6.9%
722
70.5%

全市有省市县级教坛新秀43人,幼儿园教坛新秀的情况,见表3《临安市幼儿园教坛新秀情况》。
3 临安市各类幼儿园教坛新秀情况

性 质
省 级
市 级
县 级
合 计
合计
0
18
25
43

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中男教师为7人,女教师873人,见表4《临安市幼儿园专任教师性别分布情况》。
4 临安市幼儿园专任教师性别情况

性质
  
  
总人数  
合计
880
4
876
0.4%
99.6%

 
在大力提倡发展教育的背景下,我市的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我市创建学前教育强市目标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学前师资不管是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层次和结构上,以及发展速度和规模等方面都还不能适应当前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学前教育人才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公办师资不充足。2005年开始,市编委同意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园给予3-5个公办编制。2007年实行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考,并按照定向分配原则实行统一分配。2007年至2011年累计招考公办幼儿园教师112人,较好地充实了幼教师资队伍。目前有公办幼儿教师216人,占园长专任教师总数的20.9%,但我市公办幼儿教师数量依然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同时,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的待遇相差悬殊,再加上我市大量民办幼儿园缺乏科学化管理,有很多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劳动人事关系、户口关系、劳动与医疗保险等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规范的管理,造成幼师的经常性流失,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阻碍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稳步增长。
 三是高层学历不够多。2010年我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534人,专本科学历教师490人,无研究生学历教师,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全市幼儿教师总数的52.1%。可见,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总体上还是以幼师职高毕业为主,离幼儿教师学历大专化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历教育有待加强。
四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幼儿园教师中,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的41人,而未评职称的722人,其中,中级职称的只占4%,而未评定职称的占70.5%;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幼儿园教师中的老、中、青年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中年教师;三是城乡结构差异显著。很多的幼师生毕业后热衷于城市或城区幼儿园就业,不愿回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导致农村幼儿师资严重缺乏;四是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目前,我市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男性教师可谓凤毛麟角。
 五是整体素质不够高。由于我市公办幼儿教师主要集中在城镇,所以城镇幼儿园里的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而言要高些,但是,农村和不规范幼儿园老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师的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师德和责任心有待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总体来说,来源复杂、良莠不齐。
由此可见,我市的学前教育人才的现状,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大力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提高学前教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服务我市创建学前教育强市目标的迫切需要。
三、我市学前教育师资建设的对策思考
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针对我市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要健全幼教管理机构。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为儿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因此,我市要建立由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非常设领导机构,定期就学前教育事业推进、学龄前儿童与教师权益的维护、学前教育机构规范管理等事宜,进行统筹、决策和协调。同时,各部门负责人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准各方面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实质。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师资管理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特别要结合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真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统一行动,上下配合。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协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师资发展。
二要加快教师编制配备。要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编委办等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工作的通知》(杭编办〔2009〕99号)精神,对全市幼儿园编制配备进行重新核编,根据幼儿园规模大小核定编制增加编制数,并力争尽早配备到位。在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符合幼儿园教师任职基本条件且从事学前教育工作5年以上的在岗非事业编制教师。要放宽招聘条件,允许在本地任职的外地户口的非在编教师参加在编招聘。同时,针对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稳定性差,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大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当地幼儿园教师总数10%的比例,核增名园集团核心幼儿园、镇(街)中心幼儿园或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专项用于帮助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得到稳定和发展。
三要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在逐年提高事业编制教师年工资待遇的基础上,2011年起,非事业编制教师的年工资待遇要达到事业编制教师的60%,并保证逐年提高,其他教职工工资不低于杭州市最低职工工资标准;市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非事业编制教师收入增长部分要进行补助;符合国家规定任教资格和事业单位进人条件的非事业编制教师,经人事、劳动等部门审核同意,可根据事业单位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纳入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交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本人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交纳,纳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
四要建立教师培养体系。围绕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前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建立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教师是幼儿园办园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因此,幼教事业要发展,就必须致力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资源的持续优化。要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学校(或具有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注重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普及与提高,远程与集中等方式的结合,培训和培养教师。要关注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通过“师徒帮学”、“专家指导”,创设开放式、自主式、互动式的平台,全方位的教师持续教育,使教师的潜能、才艺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我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要实施教师提升计划。要建立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教师持证(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予以注册登记,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或上岗证的教师和园长,限期获取或逐步解聘。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范畴,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重视幼儿园名园长和名教师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我市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幼儿园园长、教师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幼儿园保健人员和保育员的业务培训。鼓励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升学历水平。要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经费的投入,通过园长教师上岗培训、园本培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资格培训等措施,促进幼儿教师素质明显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率达到75%,教师资格证持有率达到80%。
六要拓展教师发展平台。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俱乐部作用,遵循“共享,共赢,共进”的宗旨,严格入会标准,鼓励办园水平高、办学质量优的幼儿园申报。建立完善俱乐部考核制度,每学年对办园质量有较快提升的幼儿园予以奖励。定期开展观摩研讨、优课展评、教学能手评比等系列活动,为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二要充分利用园长论坛,拓宽管理思路,提升园长管理水平。每季度一次开展园长论坛活动,就幼儿园管理、提质方面展开讨论,邀请省特级教师、知名园长、中小学校长、大学教授、企业家参与活动,进行交流和指导。三要充分发挥城乡互助共同体的作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从2007年开始,在杭州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我市与杭州市上城区建立城乡互助共同体,目前全市有44所幼儿园与上城的19所优质名园结为互助合作单位,定期开展互助活动。2011年,我市本级组建城乡互助共同体9个,覆盖范围为全市规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8 %。通过开展教育研讨、教学观摩、专家讲座、拓展训练、蹲点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园际之间、园长之间、教师之间、班际之间的发展。
总之,只有通过实施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构建现代学前教师教育体系,重视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等具体的措施,才能提升我市学前教育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