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整对朝政策的限度


 中国调整对朝政策的限度

在中国被朝核问题所“绑架”、陷入“弃核”与“保朝”的两难之后,国内外一直有人呼吁中国改变对朝政策。笔者也一直认为,中国目前的对朝政策确实有调整之必要,否则就无法有效维护中国在半岛上的利益以及摆脱政治安全上的尴尬局面。

 

 

这种两难与尴尬的形成,关键在于中国半岛政策两大目标——“弃核”与“保朝”——看起来形成了一对对立的关系。如果坚持“弃核”,就有可能削弱朝鲜,不利于“保朝”。如果要“保朝”,就要顾忌其目前的脆弱局势,从而不敢全力压其“弃核”。

 

 

要化解这种两难,理论上有两种路径可走,但实际上荆棘重重。一是推动朝鲜通过发展经济而不是核武器走上强盛之路,但金氏出于巩固国内政权的需要,一直不敢对外开放,从而导致其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会以拥核为其根本生存的安全保障。二是调整中朝双边博弈对策,在施加压力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卸除朝鲜“赤脚不怕穿鞋的”心理。这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政策似乎有所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能有多大,尚难预料。

 

 

更重要的是,朝鲜之所以不敢开放,以及敢于顶着中国的压力坚持核武,确实还有一个客观因素,那就是其面对美韩同盟情况下的安全感缺失。也就是说,如果朝鲜战争不通过一个和平条约正式终结,如果半岛安全结构没有根本的改变,那么要推动朝鲜从根本上改变其核政策可能相当之难,中国政策调整(如果有的话)的力度与效果也会相当有限。

 

 

所以,如果外界希望中国调整对朝政策的话,就必须注意到这一根本性的限制因素,就必须意识到推动半岛安全结构走出冷战状态是中国从根本上转变对朝政策的重要前提。至少,这两者间应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如果一边继续固守对抗式的安全结构,一边希望中国全然改变对朝政策,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而且,鉴于美韩同盟不但有针对朝鲜的性质,而且事实上也是美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争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半岛上不形成新的安全结构,中国对美韩同盟也不可能彻底放心,从而会一直维持强烈的“保朝”政策需要。这也使得中国不可能从根本上调整对朝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国家特别是韩国要意识到,如果要改变中国对朝的态度,也需要它改变自己的安全与外交政策。美韩同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一个现实存在,但如果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半岛安全结构,并一直为美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提供途径与理由,那么中国将无法有效地解开心结,其对朝政策的调整也会相当有限。

 

 

其实,中韩有着共同的政治与安全利益,中美也并非无法在东亚和平共存,现在的关键是各方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安全关切,并找到一条有效的互利、共处之道。推动朝核问题的根本解决,促使朝鲜走上和平、开放的正常轨道,不但需要中国的政策调整,同样需要韩国与美国调整其安全与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