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欲打造“中国车都”
1991年到2010年,武汉基本完成汽车产业大的布局。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192.7平方公里,其中102平方公里为新开发区域。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
2012年,武汉市政府确立打造“中国车都”的目标,即在2016年形成300万辆整车产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形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夏区金口两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武汉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夏区金口两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蔡甸、汉南、东西湖、洪山等区,形成若干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零部件集聚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武汉市已经建成以沌口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东风汽车3大总部和3大整车厂,东湖开发区、东西湖、蔡甸、汉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发展也初具规模,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发展到258家,涉及汽车车身件、发动机零部件、制动器总成、汽车电子等领域。
2012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927.18万辆,占全球产量的22.9%,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市场,武汉的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4.13%,去年汽车产值达到1669.7亿元,是全市第一大产业,目前已经形成80万辆产能。
截止到2012年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22.90亿元,增长21.1%。汽车产量79.52万辆,增长15.6%。汽车及零部件产值达1669.7亿元。2012年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产值已达520亿元,占到汽车业1600多亿元产值的近1/3,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大灯是武汉造。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法雷奥公司武汉工厂不仅参与研发,而且是该车灯全球唯一生产基地。法雷奥是全球第二大车灯生产企业,其武汉工厂为奥迪、宝马、大众以及本土生产的东风本田等许多车型供应车灯,2012年产值达13亿元。该公司虽是一家法国企业,但其武汉工厂研发团队大部分是中国人,该厂多款新型车灯,都是“正宗汉货”,在武汉设计、生产、销售。
为了实现“中国车都”战略目标,武汉将积极支持东风扩大产能,同时引进上海通用生产基地落地,另外,就是支持雷诺落地黄金口。这样,形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确保产能目标形成。
但是,根据笔者对汽车产业的初步分析,客观地讲,武汉在2016年实现形成300万辆汽车产能的目标之可能性为零。在2016年底,实现150万辆产能目标就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