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床产量大幅增加,亚洲市场重要性凸显


  中国稳居德机床出口市场首位

  德国工业制品是德国在全球的一张通用名片,其精密加工工具的出口也一直占有着上佳的市场表现,其中我国在机床进口方面,稳居其出口市场首位。

  2012年德国机床出口额达95亿欧元,涨幅20%,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仍是德国最大的机床出口国。据统计,2012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机床比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多出两倍以上,总值约24亿欧元,增幅达14%。其中,我国机床产量下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基础工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但是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机床行业,就一直面临着国产机床产品大多是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涉及较少,大都为国外产品所占据。同时,国内却不断有新兴制造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但由于在技术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突破,所以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争,出现了大打价格及品牌战的现象。

  据金模机床网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机床产业在2012年当中出现了大幅的利润下滑,其前九个月,金切机床行业实现利润35.3亿元,同比降低39%,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3.6%,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成形机床行业实现利润26.2亿元,同比降低4.5%,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2%,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切机床行业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成形机床。此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整个行业由于技术性的问题没有能力去做高端化产品。

  金模机床网首席信息官罗百辉认为,今年德国工业产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国。

  对于德国机床产业,这意味着订单水平将保持平稳,并且主要刺激仍来自亚洲。尽管此前中国机床订单量曾骤减30%,但据日前的指标显示,其机床订单量已再次回升。

  历经两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12年机床行业发展优于预期。全年订单满额和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提振了全年生产,促进机床行业高涨9%,实现产值141亿欧元,预计德国机床行业的产量在2013年仍有望迎来1%的小幅增长,这意味着行业将重返2008年的高点。而在以风险规避型中间客户为主的德国国内机床市场,销售额则相对停滞,为68亿欧元,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根据2012年12月的最新数据,机床行业的薪资支出平均增长5%,就业人数约为71,000人。

  国际竞争中的大赢家

  2012年德国机床行业产量骄人,远远甩开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各大竞争者,是当之无愧的赢家。不计汇率因素,中国机床产量有所下降,而日本则止步不前;尽管美国国内市场活跃,其机床产量增加了7%,但仍不敌德国;同时,全欧洲机床总产量的涨幅也只达到德国的一半水平。出口方面,德国机床供应商再次与日本同行齐驱并驾。

  前景光明的2013年

  牛津经济研究院再次对德国机床行业在2013年的前景作出乐观预测。工业产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国。

  2013年1月的产能利用率为92.4%,略低于2012年的平均水平。需求主要来自欧美市场及成形工艺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则来自德国和国际汽车行业的冲压工艺市场。由于所占比例较高的项目经济受商业周期影响有限,因此总体波动不大。

  2013年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012年8月的最低点升至52点。工业产量也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总体来说,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态势良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不少动力。数月来,世界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德国机床行业IFO经济景气指数等早期经济指标也一直呈上升势头。相较之下,德国国内市场需求则持续低迷,主要原因有德国国内对增加赋税的讨论、能源转换步履蹒跚、能源价格高企和欧洲金融机构不确定性等,再加上无法估量的市场因素,尤其是德国政府宣布提高工人工资,使德国投资者感到十分不安。

  更多德国机床生产移至海外

  2012年,全球约五分之二的机床在中国生产,总值约660亿欧元。尽管现下市场增长缓慢,但未来亚洲机床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而传统的西欧机床市场将无法继续满足这一需求。德国机床供应商将面临调整营销和生产结构的挑战。

  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2011年,德国供应商在海外制造工厂的生产业务增加近60%,产值达17亿欧元,并创造了7,750个国内就业岗位,就业率增长15%。德国供应商在海外的制造工厂主要集中于瑞士、美国和巴西,中国属于后起之秀。仅2011年,德国在中国的制造业务就增加了55%。预计这一发展势头将为该行业注入更多活力,同时也将雇用更多员工。

  通力合作,提高效率

  分工合作才是合理的商业模式。因此,德国机床供应商应更加紧密地合作。分工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商业盟友合作不一定是在财务方面。相隔甚远的两个市场也可通过提供服务支持和零部件库存等方式展开合作。

  “智能生产”亮相2013年汉诺威欧洲机床展

  在组织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国际机床用户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极为严格的成本效益要求,同时还须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智能生产为国际机床用户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能够持续提供智能生产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将占据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本届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将于2013年9月16—21日举办,在“智能生产”的主题下集中展示这些解决方案。

  在这场全球金属加工行业的展览盛会上,将云集众多机床制造商。此外,一些重量级的演讲嘉宾也将出席同期举办的各种配套支持活动,包括以“生产智能化”为题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大会。“科技·源动力”(板块将聚焦以精益生产和灵活的价值创造链为特征的卓越制造、以可持续性和资源节约为基础的高效生产,以及基于网络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生产。

  此外,各种支持活动将大大深化展会价值,包括为期两天的“新航空制造技术”大会及其特展、印度焦点会谈以及“蓝色能效”名下的能效解决方案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