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产业规模庞大且各个部分的比例极不协调,这非常的不利于我国模具产业发展。早在2010年10月,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在接受《机经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的模具产业亟待加快自我完善的步伐,进行重组调整。
模具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在最近几年,中国模具行业的体制改革以及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但是由于中低档的模具需求量过大,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不足60%。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1、模具钢材等制约因素;2、标准化水平有待提升;3、高端模具人才急需培育;4、加快模具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5、加大投入以强化创新能力;6、促进模具企业间联合重组;7、海外市场开拓有待深化。
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罗百辉认为,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模具产业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调整优化,通过全方位的优化,不论是在产品的结构方面,还是在产业结构,地区分布方面,我国的模具产业将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发展。
模具制造装备精良
由于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中国模具行业的迅速壮大,模具档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中国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了保障。罗百辉表示,中国模具行业前景非常看好,模具行业正经历“黄金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由于模具制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故而模具行业被称之为“帝王工业”,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前景堪称一片光明。
模具企业重视专利技术
中国模具企业对专利技术越来越重视,已有发明专利50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7000多项。国际局势方面,在当今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紧缩正在越来越向中国经济走来之际,中国政府、各制造业已纷纷组织应对,模具行业也将受到了考验。
当前,中国的许多企业对模具的专利越来越重视,已有发明专利50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7000多项。在全球经济紧缩的同时,中国各制造业已纷纷组织应对,模具行业也将受到了影响。
我国的外贸出口在风暴中受到较大影响,为确保盈利,很多企业都将目光放到了国内市场,将希望寄托于内销。
模具行业巨头浮出水面
我国模具行业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到现在,无论是从网络体系构建,服务平台建设,还是专业大型市场建设方面都已逐渐成熟和完善。2008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国模具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模具行业巨头不断浮现将是往后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新特点。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指出,模具行业要注意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走“精、专、强”路线,在“蓝海”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正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一些在国内深耕细作多年的民族品牌,现在已处于逐步升级,乃至走出国门的阶段,应对此次危机或许更加从容,而迫于形势转攻内销的新品牌显然还有不少挑战。罗百辉在《模具企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文章中强调:品牌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特征,它是资产经营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是企业经营思想的转变,是企业价值观的转变。它既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越,也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品牌文化是品牌经营的核心,从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用品牌来开拓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建立公司品牌经营模式,其核心就是树立大品牌经营观并应当从企业的经营理念、顾客满意、产品创新、产业集群、文化集约、市场扩张、资本联合、生态价值链等方面来进行。长安镇拨出105万元专项资金,补贴镇内五金模具企业参加将于2009年展览会,利用知名展会平台集中推广“长安模具”品牌,进一步扶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罗百辉:我国模具产业正在进行优化重组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