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颜村铺乡中心校
教
研
工
作
计
划
二0一二年八月
颜村铺乡中心校
教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乡教研工作将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研部门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主三元”这个工作目标,抓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校本教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全乡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乡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围绕一主三元工作目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心亲和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能反思—有专长”四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通过培养,使各级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分别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努力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的专业成长氛围。
通过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努力使每个教师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在全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推进教师多元化培训
(1)拓宽培训途径。积极开展专题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引领式培训、教育教学经典理论研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等多种途径的培训。
(2)充实培训内容。不断深入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扎实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粉笔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项才艺特长,会熟练应用Office处理文件。
(3)丰富培训形式。以提高培训实效为导向,通过“教—研—训”一体化的整合运行,开发多种培训形式。主要有:针对典型教育教学案例开展的研讨与剖析;以“师徒结对”为联动形式的引领式培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为切入点的信息技术培训;围绕教学质量监控检测的“专题教学质量分析”培训;以“阅读经典”为专题的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等。
2、搭建教师多样化发展平台
提倡青年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教育实践能力、学科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搭建符合教师个性发展规律的多样化平台。
(1)网络平台。以范县教育科研网、校讯通、校园网为主阵地,鼓励教师开设个人博客,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育科研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建设教育教学专题网页、个人博客,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要求,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2)教科研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过程中,努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特色与经验,借力登高,实现发展。中心校将继续举办好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订单式培养与指导。
(3)活动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各项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扎实开展好“四个一”活动:每名教师订阅一份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教育刊物;所有教师读深读透一本教育专著;鼓励教师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教师面向全校上一节示范课;不断促进全乡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3、实施教师评优工程
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定期举行各类优质课、论文、教学设计、试卷分析、信息技术作品(课件、博客)等评优活动。
乡中心校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评比活动,为进一步申报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做积极准备。
4、形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优化教师素质,关键在于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一种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乡中心校将从推进制度、环境、待遇、舆论导向等方面出发,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科水平督导制度、学期教师个体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制度。 从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维度出发,完善《颜村铺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为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保障机制。
(2)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制订教师个性化发展计划。指导教师在常规性发展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个性化方向,朝着凸显自身教育教学风格的目标努力。
(3)逐步建立健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机制。探索科学、公平、符合乡情的奖励机制,努力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动态的、促进式的作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