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是“敬老”重要还是“规则”重要?


排队,是“敬老”重要还是“规则”重要?

/彭小兵;04/28/2012

昨天陪我妻子到西南医院看病,其间排队挂号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小插曲引发了我的思考。

 

附属于第三军医大学的西南医院可能在重庆是坐头把交椅的同行老大,这里几乎每天都像集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所以,到西南医院去看病,要命的除了那些眼花缭乱的检验检测项目外,就是排队挂号、缴费了。不巧的是,昨天他们医院收费系统出了点故障,所以昨天看病更恼火,我看到每层楼的挂号收费处都是长长的队伍。

 

很不幸,我也是排队占位中的一员,我是去挂号的。大概20多分钟的排队后,眼看就轮到我了,这时一位老年人跑过来,跟排在我前面的那位交谈了一下,因人多嘈杂,听不清说什么,开始我以为他们是一家的,但后来发现他们并非一家人,老人是想来插队交费买药。我前面那位正在交费的过程中,排在我后面一位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人叫嚷起来,大声责备那插队老人的不是,大意是:上午九点多钟了,我们还在排队挂号,而你已经看过了病来交费拣药,还要插队,太不应该了。言下之意是,插队就已经很不应该了,更何况你已经看过病了,只是来拣药交费,却还要插队。这个过程中,另外一个长队伍中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也冲这个老人家大声嚷嚷起来,责怪老人家插队。

 

老人家不甘示弱,争辩起来,甚至反唇相讥。我总结其辩解和讥讽的要点是:(1)我是74岁的老人,我的腿脚不方便(还撸起裤脚给人看了看),我要插队;(2)你们年轻人站得了、跑得动,你们年轻人也会老的这天,也会像我现在一样;(3)你们这么晚了还在排队挂号,是因为你们懒,谁要你不早点起床,你看我六点多钟就起来排队了。我觉得这位老人家的讥讽之意是:活该你还在排队

 

在争吵中,我身后那位再后一位排队者,声言他愿意让老人家插队,呼吁大家不要吵了。而我在大家的吵闹声中,顺利地挂上了号。我估计这位老人家在没插上前面那位的对后想插我的队,我本来也打算让他插队,反正我也排这么久了,再多等一刻也无妨。但在激烈的争吵中,老人家吵吵嚷嚷顾不上插我的队了,我也顺势挂号走人了。

 

我确信,在这个长长的排队等候的煎熬中,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怨气、火气,因为我也在经历这种痛苦煎熬。若非那天我情绪还算比较稳定,不然,我可能也会因排这么长的队伍而骂骂咧咧地发脾气了。这些年我脾气改了些,虽然不时依然会有些怒气(我是个急性子,什么事都想一咕噜干完而不拖延),但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很多跟过去以往不同的看法。譬如在这件事中,过后我思考一个公共问题:排队,到底是敬老重要,还是规则重要?

在我的意识里,无论何处何事(看病、上车、打饭、进电梯),排队,是规则,是制度。而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一种文化,不敬老意味着缺乏一种美德。但是,“规则”应该优先于“道德”,“制度”要大于“人情”。他不让你插队他并没有错,因为他在遵守规则、持守制度。如果要在规则美德之间做一个选择,我呼吁大家去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制度和秩序是最优秀的美德

 

当然,规则规则并不一样。有一句话说,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更何况在中国非常盛行“潜规则”——准确地讲,“潜规则”不是规则,而是“人情”我坚信,好的规则一定体现了美德,这也是我最近些年特别主张并强调文化价值或者说文化信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奠基性作用的缘由。制度的构建与创新,同样离不开文化价值的嵌入。遵守制度首先得信仰制度制度中的某些理念、内涵、观念,不是正式制度”或“规则”本身可以去界定、规范的,而是靠信仰,靠文化。没有文化信仰制度很容易被人打破。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的法治精神和法制见解,我是抱怀疑的、保留的态度,相比较而言,我倾向于更欣赏重庆大学陈忠林教授的法治建设主张。关键是信仰什么,或者说我们的精神价值是什么,如果依然是于丹眼中“三八二十三的大智慧”,那么,我们的“规则”就等于“人情”,我们的“制度”就肯定抵挡不过“潜规则”。当然,这也为“人治”而非“法治”留下了文化基石——我相信,贺卫方逻辑的“法治”将依然是“人治”,因为贺卫方单纯地主张精致设计“完备的”制度而无需经过“文化”和“信仰”的改造过程。

 

实际上,“讲规则”的严谨与“尊老爱幼”的美德并不矛盾。有很多例证:传统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很讲规则的社会,但同时又是极富爱心与热情的社会;英国虽然阶层等级森严,然而根据我一位曾在牛津大学留学的同事的感受,其上层人的爱心与社会的秩序优越于“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另外,在我生命经历的人中,那些遵守规则的,差不多也是更愿意传递爱心和担负起责任的人。

 

如此,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这样的:人人都讲规则、守秩序、敬畏制度,同时,我们的生活又富有热情、爱心和责任;也就是,我们的社会,既有信仰,又有制度,既讲逻辑的规则,又有爱心的文化

 

回到前述“插队”的案例里,我身后排队的那位阻止老人插队并没有错,人人都应该遵守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最终也是没有效率。同时,插队的老人家倚老卖老,是不应该的,不是说不应该照顾他、尊重他(我想我是会让他的),但是他并没有给我们年轻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特别地,老人家讥讽我身后那位责备他插队的人懒和责问人家为何不早点起床来排队,更是错上加错,因为人家“懒不懒、早不早点起床”跟我们“要遵守规则”是两码事,更何况说不定人家是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看病的,起得再早路上不也得花点时间吗?这位插队的老人并没有去体谅年轻人是牺牲工作时间(甚至可能是好不容易才请到假)来排队看病或陪家人看病的辛苦,是最大的无德。那位老人家必须意识到,当他不守规则的时候,他最终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