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为农民工做事的感情不是刻意的点缀
李华新
“我们老板不给工资,结果公司被劳动局查了,老板被公安局抓了。”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这件事,在一些工地传开。3月7日,案件原告、农民工周鹏告诉记者,没想到包工头跑了,他们的53万元工资却一分没少。
春节前,像周鹏这样因找不到包工头等原因而担心拿不到工钱的广元农民工,有2.8万多名。令他们高兴的是,他们最终全部拿到了工资。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广元市内338户企业拖欠的22031万元工资,全部在春节前夕送到28725名农民工手中。(《四川日报》12-03-13)
广元为何做到的?政令掷地有声,更得意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心中有这样的一份紧系农民兄弟的那份感情。其实,广元从未停止从源头上、从长效机制上探索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去年2月,该市出台《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今年,广元的讨薪思路目标更清晰,措施更严厉:第一时间专门听取和部署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三次召开督办会,要求领导包案化解一批、重点突破一批、查处打击一批、防范稳控一批、责任追究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农民工兄弟的汗水不能白流,要带着深厚感情为农民工做事。”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到人社部门调研,进一步研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天瑞建筑公司拖欠70名农民工53万元工资,且没有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如实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接到被处5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天瑞建筑公司态度强硬。
如是也可以看到,对于一些违规企业的处罚,不是你开了罚单之后,就会立马们执行的。因此说,“功夫在平时,关键在长效。”正是一个深切的感触广元市副市长赵勇介绍,清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的反复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忽视,需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在实效、长效上努力。
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今年广元市建筑领域用工单位管理办法责任更细化,违法追究更严厉。该市规定: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由施工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市外施工企业进入本市承揽工程时,农民工工资实行现金担保。未按规定到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进行用工备案的,罚款2万元;未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罚款3万元;未对农民工实施考勤和建立农民工花名册的,罚款2万元……
“签订劳动合同,保障民工权益”、“必须按时按量支付农民工工资”……广元市还要求全市用工单位今年必须在工地向劳动者亮出口号,向用工方发出警醒:尊重农民工劳动成果,让农民工体面劳动。
因此说,如何对农民工有那份真感情,就是需要对于农民工的切身问题,那个作为像自己的家人那般的感情,而不是推诿拖延,这样的感情发自内心,那么农民工兄弟的工钱就不会被拖欠。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