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先生的创业理念是“我们决不为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向西门子公司这样的“非民族企业”致敬!
西门子公司一贯高度重视人才,西门子不仅在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人才管理方面,也同样留下了一个先驱者的足迹。他认为“员工的积极性是公司成功的基础”,他引进了许多超前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1872年实施的公司养老抚恤基金方案,成为实施“养老金制度”的鼻祖。
国产机床中大部分为普通经济型数控机床,占比70%左右,高端机床主要依赖进口。另外,国产中高端数控机床中,占总成本约30%的数控系统及其他关键功能件也是依赖进口,尤其高端数控系统98%以上要依赖从日本发那科及德国西门子进口。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分,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但是一般客户都要求使用进口数控设备(多数是西门子),这样机床制造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挤压。此外,机床生产成本受到金属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机床大部分是金属。
西门子公司在跨越两个世纪的漫漫历程中,秉承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一年两万项发明革新的成功秘诀,系统建立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人才管理的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资本,促使企业的知识资本含量和运作能力日益增强。西门子的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数控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著名的专业厂商,如日本的发那科、三菱,德国的西门子、海德汉,西班牙的发格等。目前国际市场上,中、高档数控系统专业生产已逐渐集中到日本发那科和德国西门子两家企业。
目前国内自动化市场上的电气元器件以跨国公司的产品为主,国内厂商大多仅能生产低端产品。主要的自动化电气元器件供应商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等。
实际上,除了英特尔,西门子、高通、诺基亚、思科等欧美老牌行业巨头,也大都是通过企业创业投资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的。
迄今为止,西门子创投在100多家初创企业和35个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入大约7亿欧元,使得创业投资成为西门子创新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西门子内部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有益补充。西门子创投已在德国(慕尼黑)、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在以色列则是通过在当地分支机构进行投资。
西门子创业投资公司(简称SVC)是西门子旗下的创业投资机构。SVC的目标是寻求有助于增强西门子核心业务实力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技术,并为其提供资金,尤其是在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包括能源和环境保护、自动化与控制、工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医疗解决方案等领域。
西门子创新性的设计可为各种调速应用提供最佳的驱动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从直流到交流, 从低压到中压, 以及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SINAMICS 是西门子公司最新的驱动平台, 是秉承西门子公司百余年驱动经验, 融合最新科技的最佳成果. 具有产品范围广泛, 满足所有驱动要求的特点.
目前,中国低压电器及仪表行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国外的主要厂商有:法国施耐德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西屋公司、瑞典ABB公司、美国通用电器、法国阿尔斯通等。
在高性能高压变频器市场如同步矿井提升机牵引变频、轧机变频传动、船舶驱动、造纸机传动以及高速机车主传动等领域,仍然是国际顶级品牌如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等电气巨头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
2000 年以前,国内使用的高压变频器产品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市场几乎被西门子、ABB、日立等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只有部分科研院所研发过一些高压变频器产品。当时高压变频器产品的价格非常高,每台产品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西门子(上海)电气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中国自动化市场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2005年7月西门子收购了罗宾康公司。罗宾康公司在美国新肯辛顿设有变频器生产厂,并在中国上海、英国海威考姆勃、巴西圣保罗以及加拿大艾德蒙顿设有分支机构。
高压变频器市场具备很高的技术门槛,国际的主流厂商比较少,目前仅有5~7家,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罗宾康公司(2004年被西门子公司收购)、罗克韦尔公司、瑞士ABB公司和日本东芝三菱公司等。国内也只有5~8家厂商具备从研发、设计到生产、服务一条龙的综合实力
高压变频器自2004年在国内才开始小规模应用。以西门子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
西门子是全球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1995 年西门子与天津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及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在天津合资组建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标准传动、部分大型传动及电机产品。西门子采用直销、分销混合的销售体系,包括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办事处、系统集成商和分销商。
变频器产品一般有3年左右的产品成熟期,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需要客户一定使用时间的检验。西门子,ABB的产品比咱们国家的稳定可靠。
众多外资品牌在中国大陆建厂,实施本地化经营。目前国际知名度较高的约十个左右外资品牌均已进入国内市场,而且市场份额均排名前列,其中在国内市场销售额排名前五位左右的国际一流品牌在资本规模、产销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实力更加突出,包括西门子、ABB、安川电机、富士电机等
目前国内变频器市场上已有140多个品牌,其中内资品牌的数量占70%左右。2008年度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全部为外资品牌,其中排名前两位的ABB和西门子公司年销售额均达到20亿元左右(含增值税),排名第十位的美国罗克韦尔公司中低压变频器的年销售额也超过3亿元(含增值税)。
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元件如PLC、DCS、各类传感器、变频器等主要由西门子、施耐德、ABB、欧姆龙等跨国自动化公司提供,国内只能生产中低端。高端自动控制领域如冶金自动控制、航天自动控制等主要使用西门子、施耐德等产品。我国自动控制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根本上还是要自主研发,摆脱对进口产品依赖。
目前国内自动化市场上的电气元器件以跨国公司的产品为主,国内厂商大多仅能生产低端产品。主要的自动化电气元器件供应商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等。
在我国,分销模式是低压电气产品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销售的主要模式。 ABB、西门子等工业电气制造商低压电气产品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基本通过分销渠道实现销售。工业电气制造商给与分销商一定的采购折扣是行业惯例。
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制造业及仓储物流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以德国西门子公司、德国杜尔公司、日本大福株式会社等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凭借强大的综合设计、项目总包能力在国内市场占据60% 以上的市场份额。
就产业链的上游,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分,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但是一般客户都要求使用进口数控设备(一般是西门子),这样机床制造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挤压。此外,机床生产成本受到金属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机床大部分是金属。
国产机床中大部分为普通经济型数控机床,占比70%左右,高端机床主要依赖进口。另外,国产中高端数控机床中,占总成本约30%的数控系统及其他关键功能件也是依赖进口,尤其高端数控系统98%以上要依赖从日本发那科及德国西门子进口。
发展中国家电气市场的庞大需求是中国电气企业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中国要修炼出自己的ABB、西门子、GE、施耐德等规模资质的巨头企业并不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逐步强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占领国外市场。
受“日内瓦公约”制约,国际上最先进的IGBT制造技术一直对中国实行封锁,中国变频调速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家所垄断,变频器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他们是:德国西门子、芬兰威肯、瑞士ABB、法国施耐德。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分销行业处于充分的市场化竞争的阶段。产品供应商主要由外资品牌和国内厂商构成,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主要为施耐德、三菱、ABB、欧姆龙等跨国电气巨头所提供,其中三菱、施耐德、西门子和台达四家供应商占据工业自动化产品市场约36%的市场份额。
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供应商,其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创造了大约230 亿欧元的营收,约占西门子总营收的三分之一。其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和风能变流器。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10 年,光伏市场容量7,400 兆瓦。德国市场上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众多,竞争最为激烈,除了SMA、KACO、REFU、西门子等知名本国企业外,其他各国的优秀光伏逆变器企业也纷纷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西门子公司实行人员相对集中。这是参照小公司的经验加以修改而创新的组织结构。小公司的经营多半是产品单一,所以人员集中使用;而在公司建设上大量利用社会资源,如质量的控制、财务、产品的设计等都借助社会上的专业处理,公司本身则把精力集中放在项目发展上。
目前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元件如PLC、DCS、各类传感器、变频器等主要由西门子、施耐德、ABB、欧姆龙等跨国自动化公司提供,国内企业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而高端自动控制领域如冶金自动控制、航天自动控制等主要使用西门子、施耐德等跨国公司生产的自动化产品。
西门子在中国的冰山一角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