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定义主义


  市场是自愿交易,但由于必要需求被资本抢掠,所以,民生便被市场所绑架。

  市场是选择,但选择的可行性仅仅限于选择性需求领域,而民生是无可选择的,由于非选择性的民生被资本强行纳入到市场领域,所以,处理选择性需求的市场制度就异化成了处理所有需求的市场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陷入非左即右的极端思维模式当中,要么只有公权力消灭私有权,要么私有化消灭公权力。现在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公权力和私有权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有一个权力范围的问题,各自在应该占据的范围内享受自己的权利,才能和谐,只要越界侵权,社会就动荡就不和谐。

  

  我们一直都在为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争执不下,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邓总纠正了这个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但是,如果没有明确划分市场的边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必然地实质性地变成国家资本主义。我们对市场的认识依然存在偏差,所以,市场的建立过程便矫枉过正地变成了“市场化”过程,而“市场化”人士讳言市场边界这个问题,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市场化其实就是完全市场化,重新犯了走极端这个毛病。

  

  其实,我们可以从政府对市场制度的界定当中去界定主义。

  把市场看作是可以处理一切类型需求,容许甚至纵容资本向包括非选择性的民生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延伸的,是资本主义。这种主义,就是把一切交给资本去处理,认为资本万能。此时,政府的思维会被市场左右,凡事就会想到用市场手段去应对,如鸵鸟把头埋入沙中躲避危险一样,对资本的贪婪和冷酷故作视而不见。

  而把市场看作是用于处理选择性需求,限制或禁止资本向民生(必要需求、非选择性需求)领域扩张的,就是社会主义。这种主义,就是首要保民生,其次才会考虑资本的自由。

  用市场制度的类型来区分主义,这种划分之下“社会主义”概念和“市场经济”具有融合性,而且定义更加精准,消除了以往把“商品”和“资本主义”挂钩的简单幼稚的认识,同时限定的资本的权限,防止了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名把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变成实质性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一直攻击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是“宗教”,其实,资本主义本身就是宗教,即“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把货币和资本拜敬入神,金钱万能,把资本凌驾于民生之上,本质上是反人权反人类的。

  当然可以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也是宗教,但这是一种拜人权、拜社会的宗教。人类需要确立其万物之灵的地位,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正是把基本的民生权利放在最高地位,敬如神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动用一切资源确保民生之需。

  

阅读链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概念阶段

  http://bbs.pinggu.org/thread-518622-1-1.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09-8-10/188207.aspx

  http://www.bziein.com/Economist/ShowArticle.asp?ArticleID=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