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店不再是手机的专宠。近日,海尔电脑“一键云应用平台”(U-Store)在京发布。记者了解到,苹果、微软等也已经或即将推出针对个人电脑的应用商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都将习惯于在电脑上访问应用商店,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应用程序以下载使用。
手机厂商、开发者和用户“三赢”
苹果出售的不仅是一部iPhone智能手机,更是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的整条产业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iPhone和iPad大热的原因之一,就是苹果应用商店中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免费或付费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涵盖范围很广,商业类、教育类、生活类和游戏类都有。如果用户下载了付费的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将得到用户所付费用的70%,苹果则分得30%。
几大智能手机系统平台都建设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例如安卓系统等。
前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现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张宏江表示:“为什么中国每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每个制造商也有,甚至像阿里巴巴和百度这些传统互联网公司也希望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从根本上来看,谁控制了应用商店的入口,谁就控制了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窗口。”
模式移植到电脑
如果需要给自己的电脑安装某杀毒软件或游戏软件,传统上,用户需要到某软件商店店面内花钱购买光盘,然后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这一过程与电脑制造商没有关系。而在苹果成功打造的AppStore产业链中,苹果卖出手机后,还能在用户上AppStore购买应用程序时再次收费。
苹果在2011年1月推出了Mac应用商店,将手持应用商店成功的销售模式引入个人计算机(PC)领域。苹果表示,推出Mac应用商店1年以来,应用程序的下载量已超过了1亿次。
微软公司计划在推出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时效仿苹果的策略。微软应用商店将于本月晚些时候与Windows 8测试版一起推出。
中国厂商也没有落后。海尔“一键联”电脑最新推出的“U-Store应用宝库”采用很受欢迎的平板界面,提供了超过9万款游戏、4万部视频、3000本小说,还有上千款影音娱乐、儿童教育、图片社交、投资理财、生活购物类应用程序。
消费者也需要屏幕的移植
除了手机和电脑之外,应用商店近一两年也已引入电视产品。智能电视背后也有一个应用商店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脑和智能电视正在成为与智能手机非常相似的产品,只是屏幕大小不同而已。
苹果首席营销官菲尔·席勒认为,移动设备的应用商店模式极大地改变了用户发现和购买软件的方式,这种模式也将对PC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不过,消费者改变的不只有逛应用商店这一点。调研发现,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民抱怨用电脑看电影屏幕太小,而看电视缺少内容且无法选择。海尔看到了这一需求,其首创的“一键客厅TV”无线互联技术,能迅速把电脑上的内容切换到大屏幕电视上。
记者点评
随着“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推进,不仅厂商的商业模式在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在变。厂商将一类产品的商业模式移植到另一类产品上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把握住用户的使用习惯变化。(记者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2年2月14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9版http://www.bjcankao.com/numbershow.asp?articleid=41889。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