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在过去的十年中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是城镇化进行中的问题多,质量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趋利避害,就是要让城镇化更健康,更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那么究竟趋什么利,避什么害?
城镇化最大的好处是激发内需。从投资方面看,推进城镇化必然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建更多的工厂、商店;建更多的住房、医院、学校。从需求方面看,农民进城后,在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都有消费需求,并且随着收入的提高,这种消费需求会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更高品位的需要升级。城镇化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为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大的内生需求动力。
城镇化的第二大好处有利于改变中国农业“小农户、大市场”的困境,发展大农户,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人多地少和“耕者有其田”的公平思想,让更多的农民附着在较少的土地上,这不但使劳动力呈现明显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趋势,也让使得中国农业的产业组织呈现以分散的小农户为微观主体的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严重降低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城镇化就是要把农民转移到城市。随着进城农民的增加,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从土地中释放出来,留下更少的农民耕种较多的土地,不但能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也使得“小农户”变为“大农户”,进行规模化农场经营,从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城镇化的第三大好处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国人生活的体面而有尊严。农民进城务工能提高收入,没进城的农民有更多的土地耕种也能提高收入。收入的提高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繁荣,经济繁荣能给政府提供更多的税收,税收的增加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乡无差异的公共服务,让每一个人过的更好。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顺应国人之期待。
城镇化健康稳定推进,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但如果在推进过程偶有失误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害”处。
城镇化最可能,也是最先出现的大害是官商相互呼应借助城镇化之名推升房价,再增民生之痛。个别房地产商人为一己之利,期望房价快涨、大涨、暴涨。一些地方,实体经济不活,税收收入有限,政绩工程又让财政债台高筑,这些地方的官员也期望房地产的繁荣,卖点高价地。严格的限购政策,让楼市寒意阵阵,让那些商人和官员无能为力。城镇化的提出,为这些商人和官员找到了房价上涨的最好借口。不断地有人跳出来炒作说城镇化会让房价上涨。城镇化的确要修建更多的住房满足进城人员的居住需求,但这和房价的上涨没有必然联系。且不说,现在的住房总面积和住房空置率已经让国人知道中国不缺房子。即使现在缺房子,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会提供更多的房子。只要房子供给量能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房价就没有上涨之必然。谎言说一百遍依然是谎言。正如打击“末日论”的造谣者一样,对借机炒作者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城镇化的第二弊端是被征地农民无法获取土地增值收益,进城后又无法找到工作,为社会不稳定增加新的因素。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过低,是社会共识。如果在未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已经积累的社会矛盾可能被放大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农民失去土地后,必须有务工经商的机会。单纯的为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考虑城市人口就业问题的城镇化,必然会制造一批赤贫阶层。这些人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归属感,心灵荒芜,在城市角落中流浪,不利于社会稳定。
城镇化的第三个可的弊端是城镇化指标取代GDP指标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冲动的指挥棒,为完成城镇化指标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建筑。中央着力推进城镇化,为加快进度,可能对各级政府制定严格的城镇化考核指标。城镇化指标的完成情况事关地方官员的升迁。不排除一些官员为表现政绩而不顾后果推进城镇化的可能。
城镇化利弊兼有,如何提高质量,趋利避害呢?
首先,坚持多轨衔接,统一规划,一张蓝图画到底。各个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有太多规划,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规划;一任政府有一任政府的规划;有长期规划,有短期规划。这些规划相互“打架”的现象常在。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计划安排。规划不一致不统一相当于计划常该,变化长存。必然会乱象丛生,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因而规划要统一做,做完不要轻易改。
其次,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无论是提高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金额,还是让农民成为土地交易的交易主体,亦或是“土地换股权”都是在尝试增加农民分享收益的方法。只有让农民失去土地后感觉到生活有保障,没有不安全感,绝望感,社会才能稳定,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
最后,城镇化不能单兵突进。第一,城镇化必须和工业化同步。城镇是工商业的载体。没有工商业的城镇化,是“虚、假、空”的城镇化。城镇化让农民进城,工业化让农民就业。这样的城镇化才能健康。第二,城镇化的考核必须和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保护的考核相配合,防止政绩冲动。第三,城镇化必须和收入分配改革同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城镇化,必然会有资产泡沫。因为富裕的人可以凭借其巨额财富控制穷人的生活必需品,抬高价格,制造虚假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