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标准普尔确实存在“欺骗”和“误导”的行为,并应为此向投资者支付3千万澳元的赔偿金。虽然标准普尔已就该案提起上诉,但这仍然无碍判决的历史意义
2011年10月3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2家地方议会入禀联邦法院,起诉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称其在2006年给荷兰银行(ABNAMRO)推出的一款金融衍生品评定信用等级时犯有过错,导致它们在购入这些所谓的AAA级产品后即蒙受巨大损失。时隔一年后,2012年11月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标准普尔确实存在“欺骗”和“误导”的行为,并应为此向投资者支付3千万澳元的赔偿金。虽然标准普尔已就该案提起上诉,但这仍然无碍判决的历史意义。正如原告律师所说,“对于那些多年来靠着评级赚钱但却从不为此向投资者负责的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击”。
曾几何时,以标准普尔、穆迪和和惠誉为首的评级机构在全球叱咤风云。由于资本市场的专业化和金融创新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成为困扰投资者的最大难题。投资者无法理解各类金融产品背后错综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仿若天书的计算公式,也缺少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准确把握每家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而不可能对其中蕴含的风险有较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此时,评级机构以一种“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宣称自己具备高度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去解析市场上各类公司证券、金融产品甚至主权债券,将内在的风险谜团魔术般地用几个简单的字母和符号展现出来。于是,投资者的眼前仿佛一片明朗,他们似乎不必再纠结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即便无法理解金融产品的结构甚至叫不出产品的拗口名称也无所谓,他们只需看看评级机构给出的信用等级就可作出自认为合理的判断:AAA级的产品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评级机构的意见如同背书,表示购买这样的产品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投资者对评级的迷信也促成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评级机构的依赖。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上,为了赢得广大投资者的信赖,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股票、债券和金融产品,获得AAA评级成为所有人的当务之急,而合理的产品设计以及健全的风险控制反倒被抛之脑后。最终,甚至连监管机构也成为评级机构的信众,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购入资产的信用等级予以限制,以此作为贯彻审慎经营原则的标准和手段。如此一来,整个金融市场变得唯评级机构马首是瞻,评级机构的每一次举动都会引发市场一阵剧烈反应,刺激投资者疯狂追捧那些高评级的产品,而在评级下调时恐慌抛售手中的资产。
久而久之,金融市场对评级的重视催生了评级机构对自身职责的懈怠。随着近十年来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推陈出现,对评级服务的需求大幅提高,每一份评级报告的出炉都为评级机构带来高额的利润。与此同时,虽然评级机构近几年大力招兵买马,但毕竟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有限,无法完全赶上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一边是利益的驱动,另一边是自身能力的局限,两相权衡之下,一些机构选择降低对评级工作严谨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比如,在本案中,法庭发现荷兰银行为了让产品获得最高评级,很有“针对性”地将一些明知不实的信息提供给标准普尔,并竭力说服标准普尔接受自己提供的意见;而标准普尔在整个评级过程中过度依赖于发行人荷兰银行提供的有关产品未来表现的计算结果,非但没有进行仔细验证,反而简单地将对方的分析复制、粘贴进报告了事。
另一方面,评级行业的付费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评级机构的中立性产生冲击。原本评级机构的功能在于帮助投资者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理应站在独立超然的角度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给出合理的意见。但是在实践中,向评级机构支付费用的却往往是那些发行金融产品的企业和机构。俗话说,“吃人家嘴软”,评级机构自然难对这些客户板起脸来,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正如提交法庭的文件显示,在标准普尔一名员工发给同事的电子邮件中,他调侃对方道:“你是一个在那些银行家面前卑躬屈膝言听计从的懦夫,当一样东西实际上不过是A-级时,你却把它评为AAA级”。
评级机构的这些行为无异于一场危险的赌博。在经济繁荣之际,金融市场整体的违约率不高,评级机构的不负责任尚不引人注目,偶尔因为错误评级而引来的质疑还能借口“市场难以预测”掩饰过去。一旦金融危机来临,系统性灾难爆发,评级机构因为业务懈怠和利益冲突所埋下的潜在风险便立即凸显出来,最终给大量投资者和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2007年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令人失望的表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错误评级的严重后果为人所熟知,法律却往往对评级机构手下留情。例如在美国,评级机构尽管多次遭到投资者起诉,却总能借助评级报告中的免责声明成功脱身。在这种一边靠评级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不必担心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业环境下,当然无法指望评级机构严于律己,真正对投资者的利益尽心尽职。因此,澳大利亚法院的这次判决,正是对不合理现状的一次否定,也为之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针对评级机构的法律诉讼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也是对整个评级行业的一次当头棒喝,有助于促成评级机构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若真能如此的话,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将是一大福音。
标准普尔败诉揭露评级行业弊端
评论
编辑推荐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