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牌照时代酝酿行业新变局


  大限之日是出局也是重生:未获牌照企业迎来生存考验,“草莽军”转正后,竞争势必升级。未来,是扩张还是细分?是竞争还是合作?第三方支付体系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变局。

  扩张或细分?

  报告称:“资本市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将进一步活跃,将有更多的外来资本注入第三方支付行业。”但市场有个明显规律:资本投资更青睐于行业的佼佼者。

  手握重金,接下来就是大肆扩张。首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支付企业收购小型支付企业、巨头收购获牌的支付企业,将频繁发生。其次,不满足于单领域发展,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张。“未来新的支付业务领域将被打开,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理财、物流、大型商贸、保险等领域的介入将更加深入。”业内人士认为。

  获牌只是“千里之行”的一个开始,未来面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工商银行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仍处于微盈利时代,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获牌机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赢得商机,这就需要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更加专业和细化。”

  竞争或合作?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国有金融机构平起平坐后,分食争夺业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挑头展开竞争的就是支付宝和中国银联。支付宝推“快捷支付”,抢走银联网银一大笔客户资源;中国银联相继推出“在线支付”和“手机支付”两项新业务,建立自己的无卡交易处理平台,将原本与支付宝合作的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知名商户,招至麾下。

  竞争闹得不可开交,合作的例子也层出不穷。目前,快捷支付签约合作的银行已达123家。“后支付时代,合作有利于帮助获牌企业拓展疆土,是目前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艾瑞分析师王维东表示,后支付时代合作是主旋律。

  银行作为金融老大,承担着最终的资金结算和支付企业的基础服务功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其开展系统接入、创新业研发等合作,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做大。而银行也希望借助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发展,将是后牌照时代支付体系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