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房利美与房地美损失起诉17家银行,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据人民日报9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2日对华尔街17家金融机构提起诉讼,称这些大银行通过提供不实房贷信息,在过去几年里向政府支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出售了价值近2000亿美元的高危房贷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导致“两房”巨额投资损失,要求银行赔偿“两房”损失的本金、利息并支付罚金等。
可以看到,被起诉的银行是华尔街最大的17家美国本土及外国大银行,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美林证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高盛、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信贷等。这一诉讼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针对华尔街大银行在房市崩溃及金融危机中的责任所采取的最大规模的法律行动。
以上的这些大银行无一不是在全球大名鼎鼎的,其能量也可用“上能达天,下能入地”来形容。但即使如此,这一次也要当个被告并有可能承担某些责任与赔偿。无论结果怎样,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里,上述这些大银行身处其中,在某些程度上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被动地推动了次贷风险与房贷泡沫的破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帮凶”与“受害者”集一身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银行在特定的时期内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些银行的高管与职员们获得了高薪报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银行的某些不当做法或者说未计风险的做法,推动了整个美国并最终影响到全球的一场巨大危机。
更重要的是,在危机来临时,为了确保经济平稳与社会安定,联邦政府对这些困境中的金融机构实施了大规模的资金救援,从而避免了金融系统的崩溃。这无异于一个有错的人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特殊时期受到了保护一样,正如当年的美国联邦政府陷入社会指责与道德困境一样,民众不满金融机构不仅没有因自身行为受到惩罚,相反还得到了政府大量补贴,无疑是给华尔街的贪婪行为开出一张未来的通行证。
如今,危机渐去,这些大银行仍在,政府开始向他们追索当年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种进步。
美联邦住房金融局提起的诉讼才起,各银行就已经纷纷出来解释自己的无责,然而,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方面明确指出,17家金融机构提供的抵押贷款质量说明材料存在“硬伤”。如美林旗下一家金融机构发布的产品说明中称,贷款金额绝不会高于抵押房屋金额,而实际上该公司产品中大约20.7%的抵押贷款超出了房屋本身价格,这意味着产品从销售之初便蕴含着巨大风险。
中国有句谚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只有铭记责任,才会不至于在未来犯同样的错误。只有铭记责任,才会进一步完善制度,推动整个金融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而非一味追求企业利益。
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类似的不实房贷信息以及房产商、中介、银行、住户共同编织的这张信贷大网中,大量人为编造或虚假的信息同样充斥其中,在风险未变成真正的灾难之前,进一步严格规范信贷的风险责任,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有益无害。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此次的事后追责是一个好的开始,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华尔街最大的17家美国本土及外国大银行追责,更体现了一种有错必究的行为。或许这场诉讼会很漫长,但带给人们的远不止责任与赔偿这么简单。
美国起诉17家银行 一个好的开始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