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分析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说目前这是在农业、农村问题上大的工程系统。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面临了一个历史发展机遇,也就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时期。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又要搞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要搞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我们已经做了一部分,2000年初步实现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当200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已经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在目前这样一个历史交叉的时期,所以我觉得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因为这需要人、要钱,所以最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农村现代化可以带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农村信息化应该有五个作用: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目前至少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建立农村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系统。这里面发展最快的是第一个,也就是建设农村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像一些农业网站都包含在内。

  中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中国农村使用互联网的农户一般仅占1%左右,只有城市用户的10%。

  从六个方面来看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发展。

  1、农民生活信息化,信息化带动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比如北京搞了一个爱农信息驿站,上海又搞了一个农村信息“一点通”,每一个村配一个ATM机,每个村都能够进入互联网,这些都是农民所需要的。

  2、农业结构调控信息化。包括农业结构状况的检测系统、农业结构政策的跟踪系统。市场化信息化体系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包括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

  3、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和自控化等系统。像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施肥通”技术,整合了大田试验结果,包括专业模型和空间数据模型,智能化技术、GIS技术等等。

  4、农业技术操作信息化。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农作物病虫害的管控系统等等。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现在在北京大兴县今年要推广做5000亩的示范。

  5、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建立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获取技术信息和进行技术决策。把省、市、县作为一个终端,对下面的工作进行决策。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经营管理的水平。电子商务发展的合乎,比如河北的鸡泽县号称“中国辣椒之乡”。另外像河北枣强县,他通过中国裘皮网走向了国际市场,目前发展的也是很快。

  6、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信息检测、农业资源环境的评价和定价、农业资源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这是比互联网发展还要早10、20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要建立资源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建立资源的市场和价格体系、建设环境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建设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体系,而不是被动的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定位,应该是实施“信息跨越”战略,发展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总体发展目标,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和网络化和数字化,用30年左右的时间在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的主要领域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支撑。十五期间重点领域的战略目标:一是建成全球超大型农村信息网络系统;二是建设发展中国家拥有资源最多的农村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发展目标,我们很可能在2020年的时候使乡镇信息服务达到90%以上,村级信息服务达到70%以上,通过这几年的规划来看是有可能的。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一个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国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水平和差距,一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5年左右,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主要领域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在有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目标,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当然也包括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用20-30年时间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一五”期间重点领域的战略目标,包括这八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综合网络协同服务系统、资源环境研究和检测基地、精准农业试验和示范基地、信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信息分析评估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

  要建设全国性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推进国家级农村信息网与各省、市、区、县、乡村的联网,建设综合信息网络协同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努力组织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按照市场的机制运行和发展。

  有选择地研发虚拟农业,这是“863”和“两个五年计划”都把这作为重点。另外是加快发展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的科学。

  建设农村循环经济信息系统,现在对循环经济支持力度很大,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建设一个节约资源型的社会。另外是联合开展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在我们有好多重大的决策反应很慢,实际上就是没有充分的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农村方面的支持决策系统研究已经20年了,但是应用的还非常少。

  另外是加快组织力量推进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建设,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未来10年农村信息网络发展趋势,重要解决五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研究和建设第三代互联网、逐步扩大应用和建设移动网络系统、加快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未来10年网上信息资源和数据库系统的改进,重点是通过协同服务技术把它们联系起来,建设网上中国农业信息库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主要是把各省、市、区、县、乡、村联网协同服务。

  农村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是农村低成本信息化的选择。2007年我们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大家有一个共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农村信息化必须选择低成本信息化的战略,三网融合是个大趋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第一的网络所替代,跟世界其它国家也一样,有线电视网、互联网、通讯网进行三网融合。

  同时要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宽带信息网,因为上次的“863”已经提出了一个新的“3TNet”网,目前正在上海、杭州、宁波三市正式投入示范运行。

  未来农业信息网络应用网格技术的趋势,农业信息网络的第三次浪潮的实质,就是要将万维网升华为网格。

  今年和明年是建设农村信息系统最快的时期,原来仅仅是农业部在做,现在是商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党建的信息服务系统,最重要的是信息产业部的介入和国务院的介入,可以说全面、全方位的介入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大企业都进入到了里面,所以我们要加快组织推进中国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联合建设。加快统一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国农村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我们必须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采用积极进取和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挥后发优势,推进中国的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