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与团购网的兴衰带来什么样的创业机会?


 

2010年08月 …………………………….   Groupon启动首个全国团购,每10秒就有一人团购成功

2010年10月 …………………………….   团购网站的致命弱点:可升级性和网络效应的缺失

2010年11月 …………………………….   Google 25亿美元收购团购网站Groupon

2010年11月 …………………………….   本地化电子商务的未来=Facebook + Foursquare + Yelp + Groupon

2010年11月 …………………………….   Google最快本周完成对Groupon的收购,收购价最高可达60亿美元

2011年01月 …………………………….   Groupon CEO就御节料理事件向日本顾客道歉:我们真的搞砸了

2011年05月 …………………………….  团购经济学,Groupon 一年赚进十几亿美元

2011年06月 …………………………….   Groupon 是一场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2011年06月 …………………………….   关于Groupon死亡的报道被严重夸大了

2011年08月 …………………………….   小样本调查结果:超过50%的 Groupon 商户不会再一次发起团购

2011年08月 …………………………….   一旦增长放缓,Groupon将陷入现金危机

2011年08月 …………………………….   Groupon亏损延续,第二季度净亏损额达1.027亿美元

2011年08月 …………………………….   为什么Groupon依然还有看点?

与其看热闹,不如看门道(下一轮机会在哪里?)

一份CEO备忘录显示开展每日团购业务才2年时间的Groupon在2009年的收入额为3300万美元,2010年度的收入增长了22倍,达到7.6亿美元。Groupon去年被《福布斯》杂志称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如果以被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互连网公司 Facebook为例,其在创立以来的第6年,收入才达到了20亿美元, Groupon 可以算是最值得研究的电子商务个案了。

当 Groupon 发起团购,在最风靡的时候,每十秒就有一人团购成功,我们看到了商业的机会,也窥见了Groupon成功的原因。当 Groupon 成功的兴起的时候,我们发现 Groupon 也很快的发现自己的商业模式,因为成功的速度太快,并没有防止被模仿、山寨的关键技术、或门槛,于是 Groupon 选择了数千年以来的商业法则,用「经济规模」筑高商业的进入门槛。于是,千遍一律的华尔街模式,大肆的并购整合,成了其走向金字塔高峰的唯一思想原则。

就在大家火火热热的模仿、山寨的时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 Groupon 就传出错误频传,甚至爆发了「庞氏骗局」的传言,于是大家又纷纷猜想,这个时候,您是冷眼观螃蟹的看待团购网的起伏,还是看到团购网真正被资本市场关注的原因?当看到針對 Groupon 的小样本市场调查,发现有超过 50% 的商户,不愿意再次发起团购,您是兴奋的看到未来的机会,还是觉得未来不再?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核心的本质,有些会是过眼云烟,有些会成为昨日黄花,但是,有些会成为未来十年发展、或改变最重要的基础、或开端。

您是创业者吗?您关注自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发展吗?

您习惯于跟著走,还是领著走?

最近 Groupon 情况非常不妙,陷入现金危机的风险和推迟上市可能陷入的困境都令人担忧。昨天传出的高朋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更是让人觉得团购行业已经来到拐点了。Business Insider给出了当前Groupon依然还有看点的几条理由,并指出未来的Groupon应该成为Amazon这样的公司。

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Groupon依然还有看点?”,那么应该说“ Groupon 为本地商户提供了投入广告的渠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看了上面这一段话,我想曾经最高兴的第一个人自然是 Google(谷歌),第二个最红眼的人自然是 Facebook(脸书),Google(谷歌)看了高兴的第一个反应是找的新的营收增长点,于是打算一口气把它买下来,因为符合广告领域的原则,所以自然与Google(谷歌)的经营方针符合,自然董事会拍板的最快。Facebook(脸书)红眼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全球拥有的网民数,网民停留在网站的时间,居于全球之冠,但是,如果以网民停留在这个网站上的时间来换算其所创造的营收,那Facebook(脸书)显然就不及格了,于是,Facebook(脸书)迫不及待发挥其最具垄断性的社交媒体通讯资源,自行的也推广起类似的团购模式。

很遗憾的,时间尚未超过一年,Facebook(脸书)就骤然宣布:「在测试了团购产品 4 个月后,我们决定在接下来几周内关闭它。我们仍然会做其他产品帮助本地商家与用户联系,比如广告,企业页面,签到团购等。」

如上,您对于团购网,看到的是危机?还是机会?

团购是广告的一种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有一家餐馆做了一次团购卖出了100张团购券,过来消费的顾客没有一个成为回头客,这是这家餐馆的问题,而不是团购的问题。广告打出去了,也有那么多潜在的客户看到了并过来消费,最后没把这些人留住总不能怪广告吧。团购本质上就是在线显示广告的线上到线下(O2O)版。而在线显示广告业务能做到很牛逼,因为它积少成多,一分一分累积成大生意(当然在中国,团购和Groupon这样的典型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 团购促成了最短线的社交媒体的商务运用,但不是社交媒体创造营收的唯一方式
  • 团购创造了一种新模式的广告商业模式,商户可以用商品来置换广告
  • 团购创造了商户一种新的价格思考,离峰时段的价格可以是正常价格的一半一下
  • 团购制造了专营团购商品的另类分销商,不以正规渠道发货经营
  • 团购创造了一种非需要性的乐趣营销,贩卖的不是顾客的需求而是乐趣
  • 团购揭开了分享消费、分享购物的利益分享的序幕,未来返利的作法将五花八门
  • 团购改变了原来网路商城的旧思维,商品并非越多越好,而是专注价格与服务
  • 团购成为一种串联式网路行为的经济模式,与商业模式
  • 团购将逐步转变成为一种互助式的消费,转而促成一种互助型经济的未来趋势

随着竞争者的涌现,商户越来越不愿意让Groupon拿走50%的提成,Groupon的利润开始萎缩,但这并不意味着Groupon的丧钟敲响了。Groupon越来越不像下一个靠网络效应和低成本崛起的eBay,而是越来越像下一个Amazon——处在一个进入成本和利润都很低的行业,但是却在规模化,组织效率和品牌上有壁垒。

在频繁传出天价估值公司的互联网业里,谁会成为下一个巨头?《华尔街日报》最新的一篇对Facebook,Groupon和Zynga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的分析或许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三家公司能受到投资者的如此追捧。

社交媒体带来营收的速度,远胜于传统网路

把这三家疯狂增长的公司收入跟现在的互联网巨头相比较的话,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情况。上图中比较了Google, eBay, Yahoo!,Amazon和这三家新秀在最开始的几年里收入增长的情况。Groupon和Zynga的增长折线比旧金山著名的榛子街还要陡!如果看前6年的话,Facebook虽然不如Google和Amazon,但是已经超过了eBay和Yahoo!。

Amazon,Google,eBay和Yahoo!是在10年前的上一个互联网泡沫中成长起来的,那时候在线广告和电子商务都刚刚发端,它们的高速成长可以理解。但这些最新的互联网消费公司的崛起速度一样非常惊人,难怪风险投资公司们都争着投钱,想分一杯羹。

在之前《华尔街日报》对软件行业的分析中,能在6年之内达到年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公司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中最快的Novell花了3年,微软花了8年才做到,而Oracle用了10年。

这些互联网业的新星们能持续增长下去么?我们是不是已经站在了又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

相较于过去二十年来的网路奇迹,团购本来就不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团购本来就是传统商务模式,藉由网际网路的推波助澜的延伸。从社交媒体忽然成为中国受瞩目的关注点,到团购网成为时下电商模式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不过就是最近一年半的事情,因此,从经济模式在历史的观点中看来,这一切不过才是开始。Groupon 不是结束,更不会是终点,真正要观察的,是背后隐藏的网路行为的趋势、社会脉动的趋势、网路世界中,商业分工的趋势,从这些新增长的服务公司来看,千苍百孔的服务漏洞,恰恰就是未来的创业绝佳机会点。(文:优推客,詹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