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捍卫中国资本定价


  中国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对价格有着充分的理解。因为,价格既是一切市场交易的结果,也是达成一切市场行为的驱动力。同时,中国管理者必须认真理解资本价格在一切价格当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仅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关系到经济的活跃程度。

  但是,中国搞市场经济却从来不关心“资本定价”,甚至认为中国资本价格跟随华尔街的意愿乃是正常状态,此乃十足的“愚昧”。这实际意味着,中国对自己的资本没有定价权,意味着中国实体产业资本变成了任由金融大鳄玩弄的工具。

  我们已经看到了,欧美基金正在做空港股。也许,这只它们大幅支持现金,或收紧战线保家卫国的正常行为。但是,这不恰好为我们外汇储备投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外汇储备规模如此之大,远远超过了中国正常贸易需求,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每一分钱都具有强大的流动性和超低的风险偏好?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部分资金将外国人抛售的中国资产买回来?

  第一,可以作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储备资产,当危机时期过去之后,股票价格上涨也可以再卖出去,从而形成对资产的保值增值。现在,购买各类在香港、纽约、伦敦发行的中资银行股或ADR,所能获得的分红收益,要比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高得多。

  第二,保护中国资产的定价,维护中国资本利益,为实体经济发育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

  第三,这等于加大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力度,相应减低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压力。

  中国有句话叫“不以善小而不为”。该出手买黄金的时候,国家外汇局说:货值太低不够买。估计买股票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外汇局“总因善小而不为”,又何谈外汇储备分散投资?

  更重要的是,难道外汇储备只具有制约中国经济的作用?而不该具备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现在,中国不敢利用国际资本为中国经济“两个转变”服务,是怕加大外汇储备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害怕出口增加,依然是怕外汇储备增加;中国货币政策被动异常,几乎都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之,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症结所在就是“外汇储备过多”。

  所以,我们只看到了外汇储备增长的负面效果日甚一日,却看不到其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不能不令中国老百姓深感遗憾。

  现在是时候了,如果我们依然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把外汇储备当成所谓“资产”一味地流动性、一味地保值增值,一味地墨守成规,而不能使其为中国实体经济服务,为中国利益服务,那不仅老百姓不会相信中国经济前景是光明的,而且中国手里的大把美元资产会越发被动。这是不进则退、非正即负的关系。

  我希望中国管理者认真掂量利弊关系,并迅速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