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钮文新

1990年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做文字记者同时兼职摄影,1992年开始专业从事证券金融报道至1994年,此间获全国、地方性新闻奖各两次。1994年至1996年任《中国市场经济报》编委、副总编辑;1996年至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做编导,并作为总编导制作大型系列片《走进国债》、《金融风暴》和《资本市场》。2001年进《财经》任金融首席编辑;2002年5月进《财经时报》任副总编辑,主持金融报道。后担任《财经时报》总编辑。现为中国金融网总编辑。

中国最大金融风险是股市长熊


  确立“资本金融为主、货币金融为辅,股权资本为主、债务资本为辅”——中国金融市场宏观结构意义重大,这是中国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也是金融结构的关键性次序,更是金融理论常识性规律。

  中国经济界的顶级人物这个周末齐齐汇聚北京,交叉于50人论坛年会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两个大型会议之间,各种说法、观点、见解不绝于耳,但唯独听不到关于股市方向的声音。说来也怪,中国的经济顶级人物历来好像就有这样的习惯,很喜欢讨论汇率、利率的改革问题,而对市盈率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几乎无动于衷。难道市盈率过低不是中国最大的金融风...

Read more

特朗普对中国的政策意图


  据外媒报道,北京时间8月1日,特朗普政府一位官员表示,特朗普已接近作出决定,对他所说的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措施,以迫使中国政府打击知识产权盗窃,并放宽有关美国企业必须分享先进技术才能进入中国市场的要求。而且,这些措施最早将于本周宣布。在我看,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会对中国采取“平等互利”的经济政策。

  但我们需要检讨自己,为什么中国对美国许多经济政策的应对显得十分被动?我认为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总是试图和美国讲道理,可美国什么道理都懂,它是在为自身无度而巨大的利益“装睡”,你怎么可能叫醒它?第二,在中...

Read more

央行应解释为什么“加息”


  春节前后,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分别拉高了逆回购、SLF、MLF的融出利率水平,让市场理解为在变相“加息”。

  中国总体利率水平确实在上升,而这些年,中国利率水平真有点像中国的股市——一段时间内,用降息降准的方法刺激经济,但经济稍有好转迹象立即回撤,政策的连续性不强。于是,一段时间的横盘之后急速跳水,然后迫使政府一次次出手投资,托住断崖。

  为什么要现在拉高利率?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谁给出明确的解释。对于如此重大的关乎中国经济整体利益的重大事项,是不是应当给出明确的交代?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必须就利率变动和市场充分沟...

Read more

资本大量过快流入带来的风险


  一个国家货币多少的问题也存在前提条件,即封闭市场环境的条件下与开放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利率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关系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利率越高,货币越紧”的逻辑关系,应当属于封闭环境下所呈现出的特征,而在开放环境下,一个国家的利率越高,货币数量可能越大。为什么?因为开放环境下,全球资本的逐利性流动,一般会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

  我们看看现实情况。美国是一个最为典型的开放环境,现在它要加息了,利率上升带来怎样的结果?最近,许多媒体出现了“美元荒”的说法。这个“美元荒”并非针对美国,而是世界其他国家出现了&ld...

Read more

奇怪的股市“泡沫论”


  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泡沫是“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过高”,与中国经济命运相关的泡沫是“企业债务率太高”。相形之下,股票市场泡沫小巫见大巫。更重要的是: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有多大泡沫,这是市场评价的结果。你凭什么说,一个股票100倍市盈率就没有价值了?说这话的经济学家们,你们对这家公司了解多少?但很遗憾,中国天天高喊泡沫的人,往往也是“高喊市场经济的人”,在他们看来,自己不仅比政府聪明,而且比市场投资者更聪明。

  更奇怪的是,中央政治局明明把“抑制资产泡沫”的问题列在“降成本&rd...

Read more

制止中国经济恶性循环.


  1、我们一直强调,如果任由中国金融短期化不断发展,银行只能越来越多地提供的短期贷款,那中国实体经济必将发生“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为了覆盖这一风险,企业不得不四处寻找更多短期贷款,以维护企业流动性需求,结果是:企业贷款需求大幅上升,杠杆率不断提高,财务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不断降低;企业风险加大,财务成本更高,利润更低——这不是明显的恶性循环?当然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金融业就有这样的说法:不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是企业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其实,这恰恰是上述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

  2、现在,余永定先生又提出了另一个恶性...

Read more

比经济更大的危机正浮出水面


  “经济可能负增长,但不一定是坏事”;“银行坏账可能爆发,但不一定是坏事”;“企业可能大面积亏损,但不一定是坏事”;……等等,这是最近我在中国学者的嘴里经常听到的话,而这类语言也慢慢地在向政界扩散。说实话,听到这些观点让我很不舒服,甚至有些毛骨悚然。曾几何时,中国历史学界也有过类似的言论。比如,八国联军攻打中国帮助中国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加速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灭亡,加快了开放的步伐;还有观点认为,“抗战”失败,中国变成日本殖民地,未必是坏事。

  不错。我们把经济界...

Read more

民间投资跳水的根本原因?


  1。 2016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仅为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这当然是在跳水。为什么?国务院派出了8个调查组,给出了一些解释。关键原因两条。第一是融资难、融资贵;第二是玻璃墙、弹簧门。但是,我看到的众多报道和解释,大都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玻璃墙、弹簧门”方向,而对融资难、融资贵只是不得不提,但并未当成关键性因素。但我认为,中国民间投资跳水,其关键原因就是金融出了问题,是长期以来放松金融管理、长期以来不断隐性或显性地紧缩货币、长期以来容忍货币投机过度、以致金融急速脱离实体经济的集中体现。

  2。 为什么这样说?我认...

Read more

中国金融急速扭曲正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


  我们提出:美国应当带头,在全球范围内去除过度的金融产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全球金融脱实向虚已经变成全球金融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羁绊,数以百万亿美元计的海量投机性金融资本的存在,已经致使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而且极难治愈。这当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泛滥的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提出金融回归本源,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从此开启了“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但从现实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件事,迄今为止并未获得真正的落实。

  尽管发达国家均以极低的利率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全力压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但我们看到的事...

Read more

中国经济真会“折”吗?


  中国经济韧性强、弹性好、回旋空间大,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当然好,那真是天佑我中华。但是,我实在不敢如此乐观,担心中国经济已经失去“弹性”,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失速。就像一根钢条,没折之前有弹性,一旦折了,弹性就谈不上了。中国经济真会“折”吗?说实话,不敢乱说,但一些不妙的迹象却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而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忧虑。

  那些迹象?第一,中国内生性增长动力疲弱,财政投资变成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第二,中国民间资本权重较高的“财新PMI指数”不仅长时间处于衰退区域,而且还在不断下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