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庆:论事理谋略学(三)


论事理谋略学(三)

曾军庆,2011/07/19

1、谋略者,攻守之道也。

       曾军庆认为,谋略,如体现在零和对抗性博弈,则其本质特征就是让我方进攻容易(顺利),而让对方防守困难;同时让对方进攻困难,而让自己防守容易。

        曾军庆在广泛研究《孙子兵法》、《六韬》、《三十六计》等前人经典谋略的论著基础上,总结到:要让自己进攻容易而对手防守难,或让我方防守容易而对方进攻难,就需要做到如下五个方面:

     (1)攻守的方向区域要。双方攻守的部位精准度对比:我方进攻的点很到位:精准,瞄准敌方关键的薄弱环节(虚弱之处);敌方防守的点不到位。中医治病讲“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而克敌就需要反着来,要“损其不足”,即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按兵法讲叫“避实击虚”。

     (2)攻守的力道要。双方攻守力量之对比:我方进攻力量强大;对方防守力量薄弱。这里包括:强己、联友、弱敌、化敌四大类策略。详细的就不展开论述,在《六韬》、《智慧算术》、《三十六计》里有大量的阐述及详细的案例。

     (3)攻守时的时空环境选择要。双方攻守的时空环境对比:我方进攻时的时空环境契合;对方防守时的时空环境不契合。所谓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就包括此含义,要引诱对方到有利于自己的时空环境中,从而创造博弈的主动权。

     (4 )攻守时的方式方法要。双方攻守的方式方法对比:我方进攻的方法很独特巧妙出敌意料之外;敌方防守的方法平淡无奇易被识破。这就需要做到“示形”,虚虚实实,让敌方搞不清我们的意图和实际的战法。同时要做到根据具体的博弈创造出新的战法战术,让对方匪夷所思,难以预料。如何创造出新的战法战术,详细可参考拙作《系统创新思维》。

     (5)攻守速度要。双方攻守的速度对比:我方进攻的速度快;对方防守的速度慢(措手不及)。我方在防守时要准备在先。兵法上说“兵贵神速”,就是此意。因为战机的捕捉很关键,能否快速先敌一步捕捉战机?能否在发现到战机后快速实施攻守措施?这些都非常关键,否则会坐失良机。

        攻守速度要快的含义包括:识别与捕捉战机的速度;把握战机的速度。

       总之,要做到:准、强、巧、妙、快。

2、谋略者,增利减害也。

       曾军庆认为,孙子兵法讲“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其本质说的是衡量一个谋略运用或一场博弈活动,其成功的标准,应该以是否增进了博弈主体的利益,同时减少了博弈主体的危害。

      “杂于利害”,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利益而战争。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而战,美国打利比亚同样是为了利益而战。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企业经营也是如此,一切的商业模式设计都必须落实到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赢利目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