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禁止翻拍是在“亡羊补牢”吗?


四大名著禁止翻拍是在“亡羊补牢”吗?

文/格林豪泰酒店徐曙光

  

俗语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意思是出了问题之后及时弥补可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亡羊补牢的前提是羊圈破损,已经造成了明显的损失,而如果它完好无缺也就没有必要去修缮,画蛇添足的代价必是出力不讨好。

近年来,四大名著被换着花样地搬上荧屏,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西游记》已被翻拍8次、《红楼梦》也有5个版本之多。跟经典版相比,这些“山寨版”名著更注重视觉享受和影视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扭曲历史、抛弃文化精髓的趋势,各种“恶搞”镜头引来很多人的指责。

针对这一现象,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在短期之内,广电总局不会再审核批准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拍摄。”此外,他还批评时下流行的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不应提倡。(4月6日《北京晨报》)

据了解,叫停四大名著翻版就是将矛头直指新版影视作品的庄重性不足,认为经典名著不能被无尺度地翻拍,那样做是对历史文化的玷污。然而实际上,广电总局此举并非“亡羊补牢”,完全没有必要禁止翻拍。

其一,翻拍版的四大名著已给中国历史文化造成“硬伤”了吗?且不说历史这个玩意本来就是后人根据史料、文物、遗迹等描绘出来的,只《三国演义》等名著及其经典版影视作品就很难保证完全尊重历史,或多或少地要夹带一些戏说、演义的成分,毕竟都艺术作品。毋庸置疑,历史文化需要弘扬。可绝不能指望几部经典影视作品,主要还得依靠历史文化教育。总而言之,几部带有搞笑成分的翻拍版四大名著怎么可能会破坏历史文化呢?神经过于敏感罢了。

其二,四大名著究竟该不该禁拍甚至谢幕荧屏,广电总局说了也不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淘汰机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然会被优质的产品所淘汰。恰如影视行业,观众喜爱的作品会昌盛不衰,观众厌恶的作品会销声匿迹。翻拍版名著中固然有一些不高雅甚至是很那入眼的画面,可即使是人们的口水横飞,对他们不断口诛笔伐,为什么它们还有生存空间?我想,这不仅仅是广电总局审不审核的问题。像《新三国》,挨地骂也不少,可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观看。

其三,翻拍也是一种创新。在众多翻版作品中,有一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吴承恩与西游记》。它是全球第一步立体电视剧,用3D手法重拍了《西游记》里的部分剧情,令人耳目一新。的确,翻拍的剧作在内容上老调重弹,可在技术、创意等方面不乏创新意识,此亮点不可忽视。

说到底,经典是可以超越的,也是用来被超越的。禁止翻拍四大名著看似是在“亡羊补牢”,实则是因噎废食,多此一举,还是不要禁的好。

不知道正在看我博文的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