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先生说:“今年下降幅度不会太大,现在来看,这两个月有的车已经开始在加价。主要问题是产能,发改委前些日子说产能过剩,他说的实际上指的是几年以后的事,但是现在很多人理解成是明年的事,这不是现状,现状的产能不是过剩,而是紧张。所以今年汽车价格不会大降。”
笔者认为贾先生的说法无疑一语点中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命门,毕竟有过买车经历的人都会知道,也会从中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现在完全还是卖方市场,动辄加价出售,而且一加还不是一千两千,最多都可以加到五六万之巨,这无不说明在当下中国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还处于非常紧俏的时期,产能过剩或者是投资过热都是无稽之谈,归根结底都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惹的祸。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老百姓最关心的汽车价格问题,毕竟我们普通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好车才是最好的选择。
企业提高产能迫使价格下调
虽然说我们国内的汽车市场没有前两年的井喷式的发展,让人们错误地认为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走向萧条,其实恰恰相反,国内的汽车工业依然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以高出GDP两倍的速度发展难道还能说是个萧条的产业吗?而是高速发展并有着高利润额的产业,特别是汽车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激励了所有汽车厂商扩大产能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因而在今年大多厂家制定了更高的销售目标,如奇瑞要冲30万辆,东风日产要达到20万辆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这些强势企业就会通过降价来扩大自己的份额,并以此打击竞争对手。上海通用之所以敢以年初就率先大幅降价,显然是有向对手叫板示威之意。而另一些企业如南北大众、南京菲亚特等,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他们想要挽回不利局面,除了降价,似乎也找不到更有效的途径。
新车狂推迫使车价下滑
新年伊始,车市就传来长安铃木和上海通用大幅降价的消息,这不能不让2005年才过了一年平稳日子的汽车厂家倒吸一口冷气。难到降价只能是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们在狗年必须承受的劫数吗?从现在笔者所掌握的信息来看,今年上市的新车和改款车型总数将在百款左右,众多厂家已将推新车看作是扩大销售的最重要的手段,甚至如东风标致昨日传来消息说为了给刚刚上市的标致206让路,他们竟然把并不老的赛纳停产了,如此说来2006年的车市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
关税下调对车价影响将微乎其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一次汽车评选结果揭晓晚会上接受记者提问时说,对于关税的进一步下调对中国2006年的汽车市场的影响将不会太大,特别是对汽车价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了,汽车价格几乎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关税的下调并不能导致车价的多大变动,车价的变动完全由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市场供求决定的。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关税已经很低了,这次的降幅也只是几个百分点。
车市与用车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说完了价格方面的问题,我们再说一说汽车政策和用车环境等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张小虞日前指出200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定比2005年要乐观,在政策方面,国家一定还会加大支持和鼓励汽车消费、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信贷等等,将会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法规出台。所以说,明年的不论是汽车市场还是汽车消费环境都将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定好过2005年。
所以说买车与持币待购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先买可以先享受,后买可以有更优惠价格。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效仿一下国外买车的经验,在国外很多人特别是经济能力还不是太宽裕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绝大多数都是买的二手车,在这一点上我们国人就应该转变一下只看好新车好车的消费观念,而要更多地考虑一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我们国内的养车用车的费用也都偏高,所以说千万不要因为买了车而在经济上被爱车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