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摄影也会意外发现


  参加完上海《下一站》书系的发布会 与天津美术学院的摄影师们合流,他们从北京飞大阪,我从上海飞,临登机前,我们的问候语是“天上见!” 虽然天上是见不到的,但感觉上是见面的。摄影师当中有一位90后的漂亮女生董研妤,个子高高的,话不多,发现拍摄的目标挺神秘,已变成了我与日本合作方跟她同行的一个观察。尤其是用5D2拍摄记录片,很文艺很抒情,两个星期前还在微博上跟人请教,结果今天她和她的同学就已经展示给了我实际的用法。好玩儿!

 

 

  这些年跟国内摄影师合作的机会很多,每次都有收获,从一篇文章力图给读者更多的理解与想像的空间来说,摄影图片似乎是为了触发人的记忆储藏,让记忆得到一次次飞翔的感觉。

 

  与我这次合作的日方是阪神电铁,一家著名的私营铁道公司,沿线有酒店与牧场以及各种娱乐设施,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这条沿线竟然也创生了日本强势的文学。一位是谷崎润一郎,另一位是村上春树。

 

  尽管两位小说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与这条铁路沿线密切相关,比如村上春树,他上的是香爐园小学校,而同名的车站至今还是原来的样子,当然早已变成了村上本人的记忆。其实,文学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任何一位作家都有一份属于他或者她自己的心象风景,所以,除了作品之外,如果能从同样的风景中有所感的话,想必也是文学滋养的一部分。

 

 

  昨天的拍摄去了一家咖啡馆,看上去很陈旧,但年月中的杯子与椅子却清楚地记住了放谈文学的每个瞬间。风景是不变的,它可以变成一座紧固的桥梁,让我们从现在走向过去,同时也从过去走向未来。

 

  顺便说下,以下是熟人5D2拍摄的神户风情片。虽然是三年前的作品,但风景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