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竖一
30多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因此而产生的诸多个体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乃至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在多年的人为“误导”下,在“30年少生了4亿人”的官话“迷惑”下,为数不少的国人至今认为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好,而相关法律法规功不可没,理应继续坚持。
因此,以农工党中央为代表的此类群体,于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向大会提交了名为《关于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白世伟却呼吁尽早放开独生子女政策,而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觉得应该实行“单独二胎”(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按规定申请生育第二胎)政策。
此前,以著名学者易富贤为代表的众多社会贤达人士,也大声疾呼 “应立即停止计划生育”。
总之,各执己见。那么作为有关决策层,该何去何从呢?
据笔者了解,很多人担心生多了养不起。作为决策者,或许也在担心孩子生多了养不起的问题。其实,这些顾虑基本都是多余的。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社会,几乎每家都是几个孩子,但有多少孩子没有活下来呢?而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处于温饱线之下。
是的,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十分大,可当下跟20世纪70年代的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相比,恐怕是天壤之别。
笔者作为一个70后,在3岁时差点儿被饿死,然最终还是活下来了,而我们家兄妹3人都好端端地在这人世间行走了几十年。
换言之,孩子能不能成活,能不能长大成人,事实上不完全取决于生活条件的好坏。
但是,几十年的有关诸多社会误导,以及思维定势,却让国人普遍产生了一种误解:“孩子多了难以养活”。
诚然,现在孩子的花销不小。可是,有些花销难道是必须的吗?譬如汉堡包、肯德基、麦当劳、旱冰鞋、遥控飞机等等。
有多少学习成绩好,而品行也好的孩子,是因为成天跟这些打交道呢?有多少身体健康的孩子是因为有了这些呢?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不也照样活得好好的,不也照样成为有能力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且对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人了吗?
假如给孩子不买或者少买这些,不就省下了不少的费用?
再者,让孩子住上宽大的房子,让孩子去国外学习,让孩子拥有与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优越”等等,是必须的吗?如此,孩子将来一定就会幸福吗?孩子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吗?
另外,有多少独生子女不是很自私的呢?有多少独身子女那么在乎人间情谊呢?……凡此种种,跟父母家人常常给孩子吃独食、娇生惯养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当下不少国人“有钱”养“车”、养“房”,甚至养“二奶”、养“小姐”、养“二爷”、养“卡拉OK”,但却表示多生孩子养不起。这是怎么一回事,又是什么逻辑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国人的观念在几十年的计划生育之“误导”下产生了重大的偏差,即过于注重自身享受,不大理解家庭和人类枝繁叶茂是多么重要的道理了,而于客观上把多养一个孩子视为负担了。
的确,对于更多的民众而言,确实存在经济上的问题,然一个生命的存活和成长,难道一定得有大把大把的银子才行吗?
笔者有个山东籍的邻居。5年前第一次见到他们夫妻时,其住在一间不足3平方米的小话吧里面。就靠着这个小话吧,就靠着男人出去打短工,就靠这个小居室,他们的孩子从一个变成两个,然后是三个。时至2009年年底,这对令人肃然起敬的极其普通的“北漂”已经通过其艰苦的努力,拥有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小超市。
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有相当多的父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譬如笔者的母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凭着一双手,给别人家做一件衣服挣几毛钱,挣一元钱,养活了我们兄妹三个人。尽管父亲有点工资收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没有用于我们三个孩子的身上。
当然了,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困难得连一个孩子都养不起的情况,但那是另外一回事,而不能以点带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绝大多数的国人而言,多生孩子,首先不是养不起的问题,而是主观上不乐意多养孩子的问题,因为其手中的那些钱,还想用于其它方面,譬如上述的“车”、“房”等身上。(文/罗竖一)
在中国多生孩子真的养不起吗?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