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到位,房价才能回归合理


降低房价,单开发商说了不算。这是基于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各地已经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看,其调控目标的确定,基本都是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房地产在众多地方的经济中起关键作用,左右一些地方经济的增长方向。盲目让房价硬着陆,在许多地方是承受不起的。我们在批评地方调控目标没有考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旦房地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被消除,许多地方的财政收入将可能出现绝对值的下降,这对保障房等建设资金尚不齐备的各地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何况教育欠账等等问题也在等着……

出现这种情况,是这些年来投资拉动型经济带来的恶果。

前些年说引进外资的时候,主要是指引进合适的工业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随着引进工业企业项目的相对减少、难度增加,一些地方政府早已把引进房地产项目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武器。

●市场规律使然

现在,国内还没有哪个城市的住宅市场处在垄断经营的状态,每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都有众多的开发商。在这种情形下,供、求两方面决定房子的价格。当供给和需求在某个价格上达到基本一致的时候,这个价格就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市场价格。如果价格过低,需求就会明显大于供给,供不应求必然催生价格上升;反之,道理相同。

资本的逐利性,要求开放商需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产品定价。违反市场规律的降价,是挥霍股东的正当收益,开发商的营销机构属于慷股东之慨,这违反了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行事原则,这是不正常的企业经营价值观念。

供求基本稳定、企业正常经营,这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短时间看,似乎可以满足某个目标,但从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带来的副作用看,是饮鸩止渴。

从炒房客的角度看,他们希望的房价并非是简单的低或高。介于这部分资本的强势存在,房价的变动有复杂的趋势要求。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到位的时候,房价才可能完全回归“合理”

房价畸高,是投资拉动型经济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的产物。现阶段政府治理房价,客观上无法做到轻装上阵。只有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到位以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合理的位置,房价的作用不被畸形地放大,理性房价才有合适的土壤。

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第三产业等发展不能同步,导致民间资本无法以合理的增量投向第二、第三产业,转而将庞大的流动性剩余集中到了房地产上,催生不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

目前看来,要较好地解决住宅市场问题,除了建立长效的保障房制度体系以外,关键是经济结构的调整。

然而,经济结构的调整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加上不可避免的短期施政行为意识的影响,调整房价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