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一家企业,如果产品不好,研发创新不好,销售不好,想仅仅依靠财务部来推动发展,解决问题肯定是不行的。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去世,全球痛悼英才,说他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幸福,是伟大的传奇的创新者。与此同时,在纽约、在雅典,占领华尔街的示威和抗议裁员的罢工正在激烈进行中,人们把失业和对收入不满的愤怒发泄在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上。这种对创造者、科技创新者的推崇和敬仰与对金融投资或投机者的仇恨形成了鲜明对照。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现在欧洲引发的危机又再来袭,可能大部分人并不能搞清楚金融货币到底出了什么事,反正大家不像从前那样崇拜金融了,大家觉得受了金融的害。全球开始有了一些怀疑金融,批评金融,反对金融的思潮。
过去金融不得了,金融是最高端的行业,也是最高级的职业,不论是富人还是富国都与金融分不开,一说金融就代表了金钱、投资、利润,也代表了不需要资源消耗和无污染的GDP。金融货币这一工具,从凯恩斯提出政府干预经济,到佛里德曼系统地研究了它,格林斯潘用了19年,造就了华尔街无数奇迹,金融本身并没用错。可是什么事情都一样,发展发展,时间长了,失去了警觉,也忘记了初衷,有些事就容易走向反面,善良甚至是智慧的起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金融从一开始,因为有了货币,特别是脱离了金本位的纸币,有了银行,有了金融产品交易市场,有了政府,有了政府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不同偏好,有了借贷,有了国债,也因为有了人性中有缺陷的一面,金融业的人员也失职、也懒惰、也犯错、也滥用、也贪婪,这样这个世界就多了一种危机,这就是金融危机。这与我们过去说的,经济的周期循环,资本主义把牛奶倒进河里的危机不一样,这不是商品过剩的危机,商品生产者不是这个危机的制造者,其实商品的生产者在有了金融这一行业,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大发展以后,他们的地位已大大降低了。金融危机不是产品供需现象,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货币和债务现象,虽然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受害。所以今天占领华尔街的人有其道理,可惜到今天他们并没有提出有见地的金融改革方案。
金融危机听起来很复杂、很玄妙,好像很难懂,其实不是,道理很简单,都是大家明白的道理,只不过没有真正去做好罢了。比如说钱不要借太多,这个道理都清楚。上次的美国次贷危机是银行贷款给买房者太多了,这次危机是政府借钱太多了,入不敷出,要不怎么会有债务上限的争论,怎么会有评级的降级。再比如说借的钱要用好,可是不行,因为要搞福利、要搞竞选,特别是欧洲几个国家借的钱,大都做了人人有份的福利支出,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能力。再比如企业不好了,就应该让它破产,可是不知何时,政府出手相助成了人人期待的事情,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得不到根本纠正,占用了社会过多资源,效率没有提升。再比如本来钱就借多了,可又要用借更多的钱的方式,发更多的货币的方式来救市,用同样的犯错的方法来纠正错误,用同样最短线的手段来纠正错误,这种思维本来没有道理,可现在人们都在期待QE3出现。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金融手段上想办法,在信心作用上想办法,在汇率上想办法,在进出口政策上想办法,在试图立竿见影的手段上想办法,可是这一次,经济增长没有如期恢复,特别是就业没有回升,企业投资意愿也没有提高。为什么?因为金融还是金融,真正的实业性企业并没有得到任何激励,它们只是承受了恶劣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就出现了欧美经济体中有许多很好的经营的公司,可是有很坏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局面。金融业本来是服务业,是服务于产业和消费的,这次金融成了主角,成了经济增长的手段,财富分配的手段,可纯粹金融手段解决不了产业问题,企业中真正的创新研发投资及转型提升并没有发生,这个过程要求金融政策的改革,要求资源分配更多地关注到产业,这其实也是这次占领华尔街游行者的诉求。反金融的诉求能否起到一点作用现在无从知道,但从德国在欧洲提供了最大量的资金支持他国,中国也是美国最大债主来看,做好自身的产业,管好自己的企业和产品,适度控制借贷和依靠金融手段的欲望是长远发展的原则。这就像一家企业,如果产品不好,研发创新不好,销售不好,想仅仅依靠财务部来推动发展、解决问题肯定是不行的。
反金融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