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千容:心境


  养气

  少思虑以养心气, 寡色欲以养肾气, 常运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 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 顺时令以养心气

  多静坐以收心, 寡酒色以清心,

  去嗜欲以养心, 诵古训以警心,

  悟至理以明心, 常布施以善心。

  戒淫文

  酒不醉人人自醉, 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盗人精是削肉, 要知精血量有限,

  只图片刻之欢乐, 不知肾衰骨髓枯, 无节色欲催命符, 人虽未老身已残。

  妻妾之外非己色, 淫人妻女败己身, 天律淫罪最严厉, 寿夭折福殃儿孙。

  青年无知患手淫, 血气未定身已损, 洁白之驱鬼相随, 葬身欲海不自知。

  奉劝世人早自省, 色淫两事深戒之, 道德善书常阅读, 百病顿消健似仙。

  戒浩饮,浩饮伤神。 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 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 戒多言,多言损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 戒多睡,多睡倦神。

  戒贪色小故事

  宋朝的包宏齐,官拜朝廷密使,年高八十八岁,耳目聪,满面红光,皮肤润泽,精神饱满,健步如飞。当时宰相贾似道,非常仰慕包宏齐身体如此强健,于是向包宏齐请教养生之术,包宏齐说:“我有一服养生药丸,乃是不传之秘方。”贾似道再三要求其公开秘方以益众生,包宏齐见贾似道真诚恳切,才微笑回答说:“幸亏是我吃了五十多年的独睡养生药丸”。令满座百官闻之捧腹大笑不已,真正醒悟到要强健长寿,清心寡欲乃人生养生唯一秘方。胜于皇帝的任何御制补品。

  心境!是心灵居住的环境,是感知一切的氛围.简单点儿说,就是以什么样的情绪活着.欲望、情感、责任、境界、物质...无处不在地左右我们的情绪!豁达、明朗、淡泊也好;浮躁、阴暗、狭隘也罢.外在和内存的各种因素,把我们心灵装扮得异彩纷呈...

  拥有纯净平和的心境是仁者,能保持坦然宁静的心态是智者,把自己的心境涂抹得面目全非,则是人生最大的败笔!身外之物可以抛开,心灵的环境只能靠自己来营造.

  欲望是无止尽的.把能实现多少,来衡量人生,只能成为欲望永远的奴隶;心灵的纯洁,思想的高尚,心态的健康,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活着,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的占有和索取.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感悟、感知、感动.人生因感悟而认识,因感知而聪明,因感动而生情...

  心境决定生活的方式和目标.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就奠定了人,生活质量的好与坏.无论是优秀的或是平凡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生活的方式,区别在于有什么样的心境...

  良好的心境.是身处凄风苦雨,也能怀揣信念,视生活为温暖;放眼黑夜,也能点燃心中灯火为光明;即使折断翅膀,也能放飞思绪为翱翔;哪怕心中已是秋风狂扫落叶,还能笑对人生为智者...

  人生苦短,做到以苦为乐很难.追求,是人的本能.发生过的遗憾太多.学会遗忘更难!总生活在回忆里是很痛苦的事儿,把心态调整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很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就是内心真正的快乐!

  还心境一片净土,给灵魂一片晴空.追求一种空灵的境界,营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功名与利禄只是过眼云烟,只求得心安理得,不在乎蜚语流言.人生因此精彩,生命为之灵动,人格更加高尚.

  滋养心境是一种净化.剔除掉那些腐蚀灵魂、积累负担的杂质.就不会为获得小利而窃喜,为贪点脏钱而后怕,为落井下石而惧报应,更不会为人生沉浮而患得患失...

  滋养心境,不仅仅是放弃,更多的是欣赏.会为朔风中摇曳舞蹈的小草而感动,会为孤独寂寥中绽放的花朵而伤情,会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辉煌而喝彩,会为峭立悬崖餐风饮露的虬枝而赞叹.

  一路走来,和我们相依相偎的依旧是心境的感受,是不离不弃的精神寄托.所以要倍加珍惜,更要百般呵护.对心境的滋养才是最值得的投入.超越物质,冷眼红尘,丰富而深刻,精彩而飘逸,坦荡而宁静,倘能收获如此之心境,何乐不为?

  达摩宝传

  光日;何为四字经。六字经。

  祖日;昔日有文殊菩萨。曾问世尊云。有修行****。妙用精诚。或四字是真。六字是真。世尊日。四字六字。不过是引诱之门。初会四字,引诱公卿。二会六字。引诱贤人。三会十字。普度群生。无极太极皇极三名。经阐五千四十八。佛开八万四千门。因及三灾阐教化。引度不离有字经。经中说透生死路。拜求一字不二门。无字真经超圣贤。后有偈语听分明。

  偈日; 真经不与纸经同   纸上寻经枉用工

              有人参透其中一   安在巍巍不动中

  又云;  人人有卷无字经   不用纸笔墨 写成。

               展开原来无一字   昼夜四时放光明 。

  又云 ; 幻身虽小配周天   说与知音仔细参。

               三藏归来十二部    尽在人身内外安。

      头顶着金刚经谁人知信    脚踏着般若经那个知闻

      眼观着观音经不离方寸    耳听着雷音经歌韵如琴

      鼻闻着弥陀经出玄入牝    舌舐着法华经呼吸育清

      心点着多心经是为纲领    意守着清净经前降后升

  `.`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

  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

  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

  方便即是究竟,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 惟愿有心人善用之。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但生命却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有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

  ‘生命并不限于肉体,他只是我们意念的影像罢了。’肉体,恰如一口井周围的框柱一般,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个出口而已。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要使生命开花结果,必定要经过患难的洗涤灌溉,经常在安逸的空气中,反会使生命花朵的枝条,柔弱无力,一遇意外摧折,便会凋落。

  从有限的物质中,观内在无限的生命。

  无论命运之手对我们是否残酷,我们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过得最好——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对具有理性的人而言,这是真正的财宝。

  人间之大智,在乎洞悉本身之缺点。

  人的价值在于他懂得善尽他的义务。

  ‘心地安祥’的快乐,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