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纠正编制违规300多项”是功还是过?


 

5年纠正编制违规300多项”是功还是过?

 

 

今天人民日报报道:《中编办举报电话5年纠正编制违规300多项 近百人受处理》,报道说:“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开通5年来,已接到群众来电近万个、传真1000多件、电子邮件5000多封,300多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得到了纠正,近百名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纪或者组织处理。各省、市、县编办‘12310’也及时受理了群众举报。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央编办了解到的。”

这篇报道本意是告诉公众“12310”怎么用?打电话、发传真、写邮件均可受理,我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5年来共有1.6万个举报,被查处的仅有300项,这个比例不足2%。人们不禁要问,这2%,到底是举报不实,还是中编办落实不力?谁能讲得清楚?

关于编制违规问题,在媒体所见到的报道不少,51800天,全国媒体披露的违规人数可能都会超过300人次。新京报20061115日报道:山东齐河33人伪造县委书记签名进入机关工作;北京晚报2008310日报道陕西富县204人违规进入政府机关;还有2009年河北省武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冯云生在临离任时的2009819日、20日紧急签批调令突击调动上百名农村教师进城的事件,因此,也称为武安突击调令事件。先说这个事件没有违纪行为,没有权钱交易,后来突击签调令局长还是被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最近,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把2011年才毕业的儿子曹博文,安排进了冷水江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工作,享受事业编制,且经过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层层批示。冷水江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回应:冷水江市“常委开会时确实有这么一个决定,就是照顾(各单位)一把手亲属子女工作”,并称“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

如果真的“多的是”,如果中编办如果都是收到了地方上一面之词的回应,那么不足2%也就正常。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是真实的,中编办查处也得力,依我看一年举报就会超过1.6万。

现在有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媒体披露,或者公民举报,无论啥问题官方总会有说法,官方总会有回应,只要不是死人的事情,官方的一些回应也总是有理,一旦深究,追问下去,层层剥开,所谓回应,所谓有理绝大部分都属于“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在基层地方已经通行无阻,你中编委有奈何得了?

“常委开会时确实有这么一个决定”就是一个理由,中编办遇到类似问题是查还是不查?是追究还是不追究?

12310到底管用还是不管用?“5年纠正编制违规300多项”是功还是过?中编办真的还需要冷静思考思考。

二〇一一年一月六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