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拾荒者的梦


文化拾荒者的梦
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产生一些感想和感悟,动笔写下了,藏于室内,只为自己欣赏,有的拿出来晒晒,让别人也来欣赏。可是一旦环境变了,工作忙碌了,可能这点雅兴就随之消失了,能把这种习惯坚持下来的就很少了,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生存打拚,工作与兴趣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看的,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仍然坚持写,并不断做深层次思考的就少之又少了,也正是这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成为文化最忠实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他们在一天劳累之后,伏案苦读,奋力笔耕,在寂静的深夜,键盘跳跃出轻快的音符,屏幕闪耀出心灵的畅想,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接近人类灵魂的构建,他们的笔端越来越多地流淌出对生命的赞歌……
五一假期,我将自己封闭在家中,手捧《余秋雨精品集》,正读到《借我一生》中他是如何随凤凰卫视吉普车队做世纪之行。当谈到凤凰卫视该支付余教授多少薪酬时,余教授说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余教授在文章中说,几万公里的行程,凭个人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自己早想这么做了,是自己应该支付凤凰卫视薪酬才对。这一句话使我立刻想到文化的繁衍和传承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的。
我在小说《云台梦》里有意呼吁,政府在文化方面应给予支持和政策倾斜,这是必要的,但做为一个孜孜不倦在文化废墟中的拾荒者,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
我是一个文化拾荒者,我相信,余教授的文章会引领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