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谋曲径获得整车准生 新项目考验江淮正道现金流


     

仰融谋曲径获得整车准生 新项目考验江淮正道现金流

 

程元辉

 

 一切接连发生的事件若按部就班,仰融回归造车的梦想正在走进现实。

  8 月3日,仰融旗下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正道投资“)与江淮汽车(600418)签署《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按照50%:50%的股权比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作为实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业务平台,初期投资20亿元。

从与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签订谅解备忘录到公司更名,从成立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到收购佳贝思电池公司,仰融一直频频为在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铺路,汽车生产资质一直是最大难题。 

对于此次正道投资与江淮汽车的合作,爱建证券汽车分析师褚艳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仰融来说,在国内造车最大的障碍就是整车生产资质,通过正常审批程序,仰融要拿到整车生产资质需要几年的时间,与江淮汽车合资将是这一难题得到破解。”

 

曲径获整车生产资质

 

“昨天晚间和几个汽车行业研究员聊天,大家听到江淮汽车与仰融合作的新闻都很诧异,“昨日(8月4日)一位上海本地券商汽车研究分析师对记者说。

 汽车分析师们差异的是“两家风格截然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合作,一家是老国有汽车生产企业,一个是资本市场的大玩家。”

不过,仰融的正道投资与江淮汽车的合作有着其合理性,就是双方合作的各需所求。褚艳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正道投资的经营范围是股权投资和投资管理,是没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与江淮汽车成立合资公司的最大意义是仰融曲径获得一个汽车生产资质。”

褚艳辉说,“现在去申请一个新的整车生产资格证十分困难,估计要申请上个几年,要走过很多审批程序,等证审批下来,仰融等黄花菜也凉了,合资获得整车资格证是一步好棋。”

实际上,正道投资与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签订谅解备忘录就意在通过地方政府的力量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由于种种困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整车生产资质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合资获的生产资格对仰融来说节省了时间。

其实,合资获得整车生产资质早有先例,国内自主品牌领头羊奇瑞汽车最早也是通过与上汽集团的合作间接取得轿车生产资格,之后与上汽集团分手独立发展。

褚艳辉还认为,双方投资新能源对江淮汽车也十分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是江淮汽车的短板,前期江淮汽车的主要业务是商用车,现在乘用车业务占据了大量精力,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较慢,”褚艳辉说,“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一直有整合传闻,江淮汽车的发展压力比较大,因此谋求新的发展对江淮汽车十分重要。”

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分析师李胜茂也认为,仰融与江淮汽车是双赢的结果。“很简单,仰融可以得到整车生产资质,江淮汽车有良好的产品线和较硬的政府背影关系,这一点有利于仰融重新回归来,仰融与华晨纠纷未了,需要与政府搞好关系。”

“仰融并无实业,江淮汽车看重的是其资本运作能力,和未来对江淮带来的资金流,此外,江淮汽车没有列入四大四小里面,这可能以为江淮汽车被整合的命运,这是江淮汽车不愿看到的,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发展,” 李胜茂指出。

 

 

项目前景未知

 

 江淮汽车与正道投资签约消息发布之后,昨日国内A股上市公司江淮汽车和港股上市公司正道集团股价大涨,江淮汽车一度涨至涨停板,正道集团大涨20%。

 一位汽车分析师认为,“江淮汽车和正道集团的股价大涨代表了两边的资本市场对新能源项目的看好,但是这个项目什么时候进入实质性操作更为关键。”

根据公告信息,双方将共同成立工作组,推动本次合资合资项目的后续进展工作,最终协议或合同须经双方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江淮汽车董秘王敏,王敏表示,“有关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的事宜,公司会发布公告将进一步解释投资细节。”他不愿意透露更多内容。

  正道集团副总裁王玮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记者没能从正道集团方面获取更多详细投资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公司拟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 亿元,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这个资本投入比其他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少很多。

  分析人士指出,以近期的汽车类投资项目看,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研发上投资60亿元,上海大众第五工厂也投资40亿元,双方投资20亿元,每家只出10亿元,能做到多少项目很难说。

  “其实,前期投资20亿元与江淮汽车和正道投资的现金流紧张也有一定关系,”上述分析师人士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江淮汽车财报发现,去年年底为32亿元,第一季度货币资金为23亿元,其中1月底还发行总额为7亿元短期债券。“拿去10亿元去做新能源汽车项目,对江淮汽车资金流会产生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是正道投资的资金也颇显紧张,根据公告显示,正道投资的注册资金为200万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母公司正道集团资金流不足有关。

李胜茂则认为,“以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量看,不需要投资太大资金,生产1000辆汽车,投资20亿差不多,但是生产1000辆将导致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与比亚迪以其他产业去养新能源汽车不同,仰融没有实业,只能靠资本市场融资维持,一旦仰融的融资出现问题,整个新能源汽车项目都会遇阻,” 李胜茂说

目前看,仰融的正道汽车团队前阵在北京的移民投资项目反应平淡,香港正道集团股价不到,融资将会遭遇到瓶颈,根据相关信息,仰融还会收购两家国内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以解决后续融资问题。

 

重树投资者信心

 

此前,仰融曾对外公布一个庞大的造车计划: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整车生产基地。而在中国,仰融计划一期投入400亿-450亿元人民币,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

仰融还给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李胜茂说,“外界觉的这样的计划太诱人,但又太不切实际,仰融给人印象长项就是资本运作,不是实业企业家,因此仰融对市场的操作都被认为是资本游戏,这次仰融的大规划真正是切入到实业操作,会重新树立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