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汽车产业之争:全球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东迁


     

东西方汽车产业之争:全球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东迁 

 

程元辉

 

 7月19日,通用汽车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金桥工业园区破土动工。通用汽车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甘文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通用汽车在本土以外设立的第二个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主要考虑是汽车技术研发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紧密度越来越高。

 从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对车型进行本土化改造,到前瞻基础技术研发导入中国,原因是全球汽车工业大转移的浪潮,西方汽车工业没落和东方汽车工业方兴未艾。

 

研发中心大规模动迁

 

据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粗略统计,整车及上零部件企业在上海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应该超过50家以上。

 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整车企业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丰田汽车和现代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包括德尔福、博世、伟世通、汉高和大陆汽车等著名配套汽车。

 一个显著特征是,整车企业方面,前期主要是合资公司为主设立研发中心,通用汽车最早的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本田汽车方面则主要以广汽本田技术研发中心主攻本土化开发,现代汽车主要是北京现代技术研发中心。福特汽车规划更为长远,建立汽车工程与研发中心,初期成为海外车型本土改造提供技术,后期成为全球车型和技术的发源地之一。

 零部件配套企业与整车企业不同,是全球研发体系的一部分或者具有独立开发能力的主体。以伟世通为例,伟世通四大业务为照明、内饰、空调和汽车电子,伟世通中国研发中心则主攻照明和内饰,在新发布的一款名为C-beyond概念车型集合了40项创新技术,其中照明和内饰主要来自中国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还参与其他项目的开发。

陈文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些企业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类型和目的各有不同,有些是单纯的产品本土化改造,有些是利用人力成本较低,作为全球新的工作单元,基础学科技术研发慢慢被放到中国研究。”

 “汽车基础高端技术的研发人员本土化较高,这会带动中国汽车高端人才群体的快速成长,对中国汽车是有利的,”陈文凯说,“从一定程度上讲,中国汽车技术研发也让人担忧,国内还没有一家自主企业汽车研发中心有汽车平台设计能力。”

 益普索汽车研究中心总监叶盛认为,从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的结合看,汽车产业链上的工作者是越走越近,西方制造企业高端研发中心动迁是必然的。

 叶盛说,“以上海大众为例,之前市场营销上还在市区,后来搬到安亭生产厂区,通用中国工作地原来在东昌路,马上要搬到金桥通用汽车园区,各部门沟通越来越频繁,地理位置越近越好。”

 叶盛还认为,中国汽车具有大量优秀的各专科的科研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非常重要,“一个大学同学在欧洲研究如何让塑料更硬,一个项目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中国一年至少三个项目,这就是差异性。”

 

西方首次来华招商 东西方汽车产业之争

 

 实际上,西方汽车发展逐渐去工业化和东方的制造业需要更强的技术支撑,东方对西方汽车产业的收购和研发中心转移恰恰说明这一问题, 东西方汽车工业的之争也从此开始。

 5月底,英国中西部发展署在上海举办一个小型的汽车招商引资会议。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英国中西部第一次到中国进行汽车类的招商引资。

  以考文垂为中心的英国中西部曾经是全球最早的汽车工业制造中心之一,诞生过著名的捷豹路虎、MG、罗孚、劳斯莱斯和宾利等,如今这些汽车品牌都落入为他们怀中,英国汽车的国际地位快速下降。

 英国中西部发展署在中国进行汽车招商的意图主要是一是引入外来资本盘活当地汽车资产,二是引入研发中心项目,充分利润当地产学研优势,主攻汽车上游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项目。

 英国当地政府开出的招商引资条件也非常不错,进入当地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本土企业待遇,包括同样的减税和补贴等。当地技术研发优势是多家汽车生产基地和华威大学以及考文垂大学优秀的基础学科研发能力。

  当时中国两家企业已经敲定进入英国,包括长安汽车在诺丁汉建汽车研发中心,浙江宁波华翔收购捷豹路虎旗下真木内饰生产工厂,实际上之前上海汽车也在英国中西部设立汽车研发中心。

 一位到场的汽车行业人士认为,英国的汽车产学研体系非常成熟,中国各大汽车集团和自主品牌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突破。英国中西部发展署人士也向记者证实,该署与国内各大汽车集团均有接触。

 从传统汽车强国到去海外招商,英国的状况反映了西方汽车工业的地位的下滑境地。从全球汽车发展趋势上看,由于亚洲经济的发展,汽车需求市场快速膨胀,传统的汽车势力格局已经慢慢改变,东方汽车企业实力对西方传统势力形成利益上的争夺和版图上的对抗。从通用汽车奇瑞汽车之间的“泄密门”到早前从美国起源的丰田“召回门”事件,东西方汽车合作和冲突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