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为核心


  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为核心

  田忠国

  在中国六十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社会主义,一种是科学社会主义,另一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主义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毫无定论,为什么会导致毫无定论的结果?我们认为,有人以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有人则相反,以消灭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即,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相反。其实,这也很正常,阶级立场、价值目标决定一个理论工作者的价值标准。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呢?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我们发现: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二、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三、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符合这三条基本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二、消费资料的按资分配和劳动市场的自由升降。三、资本经济的自由发展。按照张敢明先生的说法,这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呢?一、生产资料的外有制(中国二十八个主要产业被外资控制了二十一个就是证明)。二、消费资料的按资分配和劳动市场的自由升降。三、资本经济的国际化自由发展。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特色在即不是国内资本主义(私有制),更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殖民化国际资本主义。

  面对这种真实的处境,中国创建文化确实面临一个无法逾越的难题:

  创建什么文化?如何创建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创建文化同样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创建殖民文化吗?很显然,这即不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也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换言之,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才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更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问题是,中国经济殖民化了,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文化?

  如果创建,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经济制度是文化的土壤、水分、阳光,文化只是经济制度这个土壤上的大树,而且是棵带有指南针性质,判断是非好坏的巨大系统之树。由此可知,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首先改变经济制度。如果不改变经济制度,所谓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蒙人的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文化是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巨系统。决定这个巨系统是否能够成为大多数人共同遵循价值标准的是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否则,人们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军旗飘飘网友分析认为:“为了彻底改变共产党的性质,“资改派”抛出了一个最为狠毒的阴招:让“无产阶级的后代经商,资产阶级的后代从政”。在政治上将意识形态搞乱。”话虽不多,但一针见血,剌中了中国要害。

  所以,创建以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为核心的文化,必须以改变经济制度为前提。

  不改变现有的经济制度,主流精英创建的文化就可能是殖民文化。

  但怎么才能改变现有经济制度呢?

  正如白阳先生所说,中国必须恢复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要恢复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历史地位呢?因为,晚年毛泽东思想,为全国人民和党员干部建立了分析判断问题的系统价值标准。但是,党内修正主义理论家或者叫反毛主义理论家明确表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为什么不包括呢?

  正如我在“我同民主思想者的分歧是水火不相容的”一文所指出的那样:

  “很显然,包括了毛泽东思想就产生了价值目标的自相否定,搞中退外进的殖民资本主义是正确的,搞真正的社会主义同样是正确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中国不可避免的陷入大分裂之中。所以,党内修正主义理论家,要推动中退外进的殖民资本主义,就必须否定毛泽东,特别是晚年毛泽东思想,否定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晚年毛泽东思想,就必须歪曲丑化中共党史,因为,不否定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晚年毛泽东思想,不歪曲丑化中共党史,党内修正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就丧失了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合法性的基础。”

  最后,谈一个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即,民主。有民主,就必然有民主文化。但什么样的民主文化才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呢?毛主席的民主就是让老百姓当当官的家,现在主流精英的民主就是叫当官的替老百姓当家,或者当官的想怎么当老百姓的家就怎么当老百姓的家。比如,当官的说计划经济影响发展,把全民共同拥有的财富划归到个人名下就是发展了。由此可知,主流精英的民主是抢劫式民主文化,毛主席的民主是让老百姓即能当当官的家,又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民主文化。

  20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