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推进扶贫开发要消除模糊认识
——学习中央2010年一号文件的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共27条,其中的第17条专讲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可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内在要求。但是,笔者从最近参加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的宣传督导等到过的一些地方情况看,扶贫开发存在弱化的现象。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低保覆盖论”。认为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了,且低保标准还高过了扶贫标准,低保人口超过了扶贫开发人口,因此,开发式扶贫可有可无了。二是“自然解决论”。认为综合国力、地方经济实力增强了,贫困问题通过经济发展可以自然解决了,所以抓发展也自然抓了扶贫,用不着单独搞扶贫了。三是“强势替代论”。认为发展一方经济社会,重在抓强势区域、强势群体、强势产业,只要这些上去了,贫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因此,一些地方扶贫机构弱化、人员减少、手段缺乏的现象也就日趋突出。四是“贫困合理论”。认为存在即是合理的,何况现在的贫困面、贫困程度并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深,吃不好但有吃的、穿不好但有穿的,住不好但有住的,所以,贫困的存在没啥了不得的。甚至认为挨些饿得些坐,贫困是懒惰造成的,扶不扶贫无所谓。
消除模糊认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要从理论政策上提升对贫困和扶贫的认识
——贫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基本特征中,有两个讲到贫困问题,即: “是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更是句句与贫困和反贫困——扶贫相关问题。
——扶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扶贫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性任务。
——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
——扶贫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从2004年到今年,中央连续发了7个1号文件,每个1号文件都专就扶贫开发写了一大段话。这些论断,构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要从实践中去认识贫困、承认贫困并缓解消除扶贫
贫困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贫困并承认贫困,特别需要到贫困地区去走一走,到贫困农户去看一看。我们的许多干部跑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的多跑贫困地区的少,即便跑了贫困地区也是喜欢看其中的先进县市、先进乡镇,河边路边的成功典型,别说对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看得少就是连插花分散的贫困乡村农户也看得少,甚至没有看也不愿看。不仅有的部省是这样,连贫困地区的市县干部也是这样。不仅外行外业,就连扶贫部门的干部也是蹲机关的多到贫困地方的少,即便去了也是走马观花的多深入研究的少,看扶贫成果的多看贫困现状的少。有的扶贫人不无感慨地说,搞了多年扶贫还没见过贫困户。不亲口尝一尝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
我们最近去了广元、绵阳,这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极重和重灾地区,其中广元还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特别是绵阳,虽是我省较发达的地区,但是贫困问题也是突出的。北川是羌族自治县、平武是享受民族自治待遇的县,同时也是老区县、地震极重重灾县,贫困问题历来突出。其他县比如我们看的三台县,贫困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特大地震后,原来的扶贫成果毁于一旦,走向了返贫;有的原来富裕的户,也被特大地震弄得一贫如洗;还有许多村成了返贫村、新贫村。另有一个显著特点——地震灾区住房重建户普遍负债,户均三四万元。特别是贫困人口,一年才千元左右的纯收入,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够还清负债?
认识贫困还要敢于承认贫困。承认贫困,这在当前还要有点勇气。四川的绵阳在成都的边上,当然是发达地区,但是,总没有成都发达吧。2000年全省开展贫困普查,连成都市都承认有绝对贫困人口,然而绵阳就不承认。这样,全省21个市州,绵阳成了唯一一个绝对贫困人口为零的市。是普查没有还是普查有了不敢承认?一个500多万人口的市,贫困人口为零,恐怕不只我不敢相信吧。世界上的两个人口大国——我们和印度,在国际上我们是敢于炫富印度是敢于露穷。比较我们,印度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不需要暂住证,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像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我们可不能。我们农村有多少贫困人口,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说,有一亿五千万人。然而,我们的统计公报只承认4007万。何况,国际扶贫标准是人均一天1.25美元,我们的扶贫标准人年均1196元,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1/3。
承认贫困不是目的,采取手段消除贫困才是我们的目的。当然,这更需要有决心、恒心、匠心的。今年国务院101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扶贫工作,这次会议和之前的中央1号文件都确定编制国家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都特别强调未来10年扶贫开发要把“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这就涉及到扶贫标准的提高、扶贫区域的确定、重点县的调整、行业扶贫的责任、扶贫方式的改革——如扶贫困人口也扶贫困地区——等重大政策的确定。所以,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要抓住机遇,及时谋划未来10的扶贫开发。通过扶贫开发,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跨越,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跨越。